黄羽肉鸡业是我国传统民族特色产业,黄羽肉鸡体型大小不一,主要依靠外在表观性状进行区分,分类标准杂乱,严重依赖活禽交易模式,深加工产品比例较少,祖代种鸡产能过剩,这是黄羽肉鸡业的现状,行业必须面对这些现实,寻求解决途经。如果撇开现实,一味抱怨行业受到挤压没有太大的意义。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定位清楚黄羽肉鸡业的竞争力到底是什么,积极应对行业出现的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寻求黄羽肉鸡业发展突破口。
目前社会各界对关闭活禽市场、屠体冷鲜上市的呼声渐高,但黄羽肉鸡产业比较特殊,其对活禽交易的依赖性相对较大,行业对黄羽肉鸡屠体冰鲜上市后的竞争力及其成本问题普遍持观望保留态度。尽管农业部鼓励肉鸡集中屠宰、冰鲜上市,但并不是要在短时间内一刀切,立即走上冰鲜鸡之路。黄羽肉鸡存在品种、体型差异较大的特点,因此,不经过品种的培育和选择,就将所有黄羽肉鸡的品种归类到冰鲜上市之列也不现实,陈宽维研究员强调,优质型冰鲜鸡市场尚未到来,讲究鸡肉质量、有能力消费的人群在短期内不会消费冰鲜鸡。当前,黄羽肉鸡业可以尝试进行双向育种,培育出部分适合宰后上市的品种,这些品种可以做冰鲜上市,先打造一些冰鲜黄羽肉鸡品牌,这个过程同时也给消费者创造了逐步接受冰鲜鸡的时间缓冲;另一方面,继续培育适宜活禽交易模式的品种,保持其现有特色,并对其进行产业特色培植,主推特色品牌等。
我国黄羽肉鸡快、中,慢的分类缺乏标准,集中屠宰、冰鲜上市后这个问题会更突出。建议行业全面规范黄羽肉鸡分类标准,严格规定上市时间,只有达到规定要求的鸡才能贴相应的标签。消费者选择产品的过程,同时也是加深品牌印象的过程,规范的标准会给行业带来更多的产业价值。反之,杂乱不一的标准,会加剧消费者的不信任,最后损失的会是产业本身。另外,屠宰上市后冰鲜鸡的命名也要规范,需有严格的分类和命名标准。若黄羽肉鸡屠宰上市后都用一样或者类似的名称,会扰乱行业秩序。因为黄羽肉鸡与其他类型的肉鸡不太一样,其品种、口味、屠体大小、成本差别较大,若都用一样的名称,消费者无法从名称上进行区分,同时也会给一些不法分子创造造假的机会,最后承担后果的仍然是行业本身。从长远来看,我国的黄羽肉鸡要走规范化认证之路。
黄羽肉鸡行业的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的传承,是行业的共同责任。目前,黄羽肉鸡行业正处于发展的迷茫期,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黄羽肉鸡业的突围,需集众人之智慧,联合各企业,在创新中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