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连片的紫色葡萄……进入8月,随着葡萄基地里的果实陆续成熟,来到陆川县清湖镇塘寨村休闲度假的游客迅速增多。
塘寨村是桂东南起义打响第一枪的革命根据地,有着丰富的历史。近年来,该村利用建设“生态乡村”的契机,挖掘自身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休闲旅游+红色旅游”,既美化了村庄,又发展了经济。
在玉林,越来越多的村庄变得美丽干净起来。在“美丽玉林·生态乡村”建设中,该市通过实施“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等工程,创新载体,加强监管,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打造新风貌,建设“天长蓝、树长绿、水长清、地长净”的宜居环境,改变了广大农村的面貌。
A 实施“三化” 山清水秀
8月18日,记者走进玉林市苏烟水库所在的玉州区大塘镇苏烟村,可以看到村民房屋掩映在婆娑的绿树当中,清爽凉快。
在“生态乡村”建设中,玉林农村的“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三化扎实推进,成效显著。“村屯绿化”成为玉林市许多农村的自觉行动。当地政府鼓励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和自家庭院发展“小花园”“小果园”,提升村屯绿化美化水平,用生态方法改造乡村,发展生态经济。与此同时,垃圾桶、垃圾焚烧池、沼气池、液化气、太阳能等设施的逐步完善,给村庄清洁的生活环境创造了条件。
据统计,今年该市村屯绿化建设任务达8361个。其中,林业部门实施绿化示范村屯213个、一般绿化村屯7944个,工作已全部完成;扶贫部门绿化村屯87个,已开工村屯数62个;水库移民部门开工绿化村屯117个,已竣工107个。
农村饮用水净化和灌溉体系的建设也是生态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该市23个“饮水净化”示范项目正在陆续开工建设。同时,以冬春水利建设为平台,广泛动员各县(市、区)开展渠道、水沟的防渗清淤,完善生态水利建设。据统计,该市已累计完成清淤2248.20公里,渠道防渗544.22公里;新增灌溉面积5.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4万亩。
道路是农村的动脉,交通是否通畅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面貌的好坏。玉林市通过实施“道路硬化”工程,使全市自然村(社区)屯道路通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村(社区)屯内道路硬化比例明显提高。在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项目方面,今年计划修通9个建制村,建设里程59.2公里;在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方面,自2015年起项目结转续建危桥改造项目16座,总投资3318万元,目前已开工16个,完工11个,累计完成投资3115万元。
玉林市生态乡村建设示范村——陆川文官村。 王洪亮/摄
B 严控污染 变废为宝
玉林市是养殖业大市,生猪、三黄鸡等养殖量在广西占比较高。但是,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特别是河流水污染,一直是困扰当地生态乡村建设的一大难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玉林市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和水源监管,破解养殖污染难题,推进养殖业提质升级,提高养殖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首先是建设了一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按照计划,在明年年底前,该市各县(市、区)主要城镇(街道)都要建设或改造一批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确保全市主要镇(街道)至少有1座污水处理厂、1套垃圾处理设施以上。近期,仅陆川县就建成镇污水处理厂8个、垃圾中转站3个、农村户用沼气池2500座。
通过技术改造,变废为宝,增产减污。该市通过积极推广粪污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禽畜粪便中喷撒生物菌,发酵后的粪便不结板、不发臭,抑制蚊虫滋生;实施生猪自动饮水龙头改造,从饮水环节减少40%的污水排放;推动传统全程水冲式猪栏向高架网床猪栏转变,可减少一半的污水。
同时,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整改行动,严格控制污染。该市组建了5个督察组,不定期对各县(市、区)进行长期督查,问题一经发现,即刻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其落实整改,对不落实整改的企业和养殖户勒令停业。严厉打击养殖垃圾直排入河等现象,对污染严重和部分违法违规企业在报纸、电视上曝光。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511个,下发整改通知书309份。
玉林市九洲江治理牵动广西、广东两地环境治理大局。治理活动开展以来,该市累计投入整治资金3.39亿元,清拆猪场864家、清拆猪舍面积24万平方米。此外,通过PPP模式吸引投资商建成并运行污水处理厂8家,还规划建设了九洲江上游流域中小企业产业转移园,整治涉水企业43家。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九洲江水质逐步好转,由2013年整治前的整体五类水提升到目前的整体三类水,九洲江治理和生态乡村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C 农旅结合 产业生根
鱼儿在水中游、小猪和小鸡在林下觅食、食用菌破土而出……这是记者在兴业县金凤种养循环示范区看到的一幕:四周风景秀丽,既不见污水横流,也闻不到普通养殖区的那种粪臭味。
金凤种养循环示范区是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面积3.66万亩,以公司、企业和合作社为核心进行运转。该项目主要发展三黄鸡产业和黄金橘产业,同时还开展其他花果苗木种植,兼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功能,带动了周边村屯的现代农业发展。
如今,在玉林市,生态乡村建设正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产业推动农村的生态建设,从而建立起生态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该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划布局,推动粮食、水果、蔬菜、麻竹、食用菌、中药材、畜禽、优势水产品等产业在村(屯)落地生根。
同时,该市重点围绕建设环大容山乡村旅游带、环六万大山乡村旅游带和环九洲江乡村旅游带,加快发展农耕文化旅游、农家乐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项目,支持县(市、区)、镇、村参与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最美休闲乡村创建,建设更多的生态乡村旅游重点村。
兴业县雅桥村在“生态乡村”建设中进行全面改造,建设了公共服务核心区、乡村休闲游中心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按照旅游观光的标准打造出一个生态宜居的全新农村,吸引了不少观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