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图片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推荐图片
1 / 2

甘肃天水:农业园里种出“循环经济”经

日期:2015-05-12     点击:183    评论:0    查看原图












  循环经济是指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物质循环为基本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线性增长方式的根本变革。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是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运用生态工程和系统工程,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以达到有效保护耕地,节约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谐发展,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在天水市麦积区中滩镇,有一大片美丽的现代农田,它如同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铺展于天地之间。这里是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园区创建了自成体系的循环经济模式,被省政府确定为甘肃省十大循环经济模式之一和甘肃省十大循环经济典型推广案例。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4月21日,记者来到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只见这里方圆十余里田畴交错、路渠纵横,种植园里各种新鲜果蔬招人眼热口馋,静谧洁净的现代化养殖场令人赏心悦目。最让人叫绝的是,种植园与养殖场看似分离却又相互依存,种植园里的废弃菜叶、残次果品是养殖场奶牛的可口点心,养殖场动物排泄的粪便又是种植园里极佳的养料,奶牛和生猪排泄的尿液被一根根管道从地下送往沼气池变成清洁燃料,然后输入周边村庄的农户家中……
 
  5万亩示范区
 
  ——农业循环经济的“试验田”
 
  发展循环农业,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甘肃省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验区,省委、省政府配套出台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并将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确定为重点打造的36个省级以上循环经济开发区之一。2008年,农业部将天水市列为全国首批10个循环农业示范城市之一,市政府出台了《天水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并将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定位为全市“循环农业示范窗口”。
 
  这一高起点的规划,确定了结合天水农业资源和生产基础,以蔬菜、林果、畜牧三大产业为主导,构建循环经济农业体系的新布局。由此,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拉开了天水农业循环经济的试点。
 
  “园区从最初规划的时候就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其中,因此专门将沼气公司规划在养猪企业和养牛企业的中间。”4月21日,记者在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采访时,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高级园艺师曹金石介绍说。
 
  曹金石告诉记者,近几年,园区立足产业优势,以农业废弃物和雨水收集再利用为手段,通过沼气工程这一纽带,将种植业、养殖业和食用菌产业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构建了“种—养—加”、“畜—沼—果/菜/粮”及雨水收集再利用等模式为支撑的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循环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建设菌业公司生物质能源利用、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雨水集流、地热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收集及生活垃圾填埋、蔬菜基质栽培循环利用、四位一体日光温室(太阳能、种植业、养殖业、沼气)等循环农业工程,减少了燃煤、畜禽粪便、植物秸秆、生活垃圾等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变废为宝和“零排放”的目标。
 
  通过畜禽养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沼气工程、有机肥加工等产业,将园区及周边的种植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基于“规模化、设施化、品牌化、生态化、循环化”的高效集成复合型农业产业体系,以产业链发展为载体,以农业生产中废弃物和雨水收集再利用为重点,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建立了现代农业循环产业链,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与建设,已逐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天水高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循环高效经济发展之路。
 
  目前,园区核心区建成面积0.5万亩,示范区5万亩,现有入园企业28家。园区采取“园区+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扩大示范推广基地,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天水润德沼气公司建成大型沼气工程和优质有机肥生产线,日处理粪污360方,实现日产沼气2000立方,完成300户农户入户并网供气,年产有机肥10000余吨,有效解决了养殖企业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布局,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园区内的菌业公司建成日产70吨鲜金针菇的工厂化生产线,年收购处理玉米芯、棉籽壳等农业废弃物10230吨,利用菌渣替代燃煤,年可节约燃煤6000多吨。天水嘉信畜牧有限公司建成存栏2200头的奶牛养殖场,与8600多农户签订全株玉米秸秆和饲草收购合同,年收购饲料3万多吨,直接带动生产基地2.3万亩、农民1万余户,农民增收800多万元。天水维亚公司年提供良种仔猪1.4万头,为3家养殖合作社和4家规模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发展规模养殖专业户720多户。天水九龙山禽业公司建成44万只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年产蛋7000多吨,育雏鸡26万只,带动了周边养鸡业的发展。天水神舟绿鹏公司在国内25个省区累计推广航天蔬菜品种289万亩,实现农业产值110亿元,农业增加值23亿元。
 
  三级循环
 
  ——打造现代农业模本
 
  在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办公区里,墙上张贴的几张彩色图表特别引人注目:一张是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布局全景图,其余的是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曹金石向记者介绍道,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分为三级循环:一是点循环,即企业内部循环;二是产业内部循环;三是区域循环,以示范区为区块,建立面上的大循环,这是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循环农业的特色所在。
 
  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有目标、有选择地扶持、发展与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的行业性龙头企业,使其不仅具有示范带头作用,还成为循环链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在天水洁通农业有限公司果园里,绿意浓浓,到处是一番忙忙碌碌的景象。天水洁通农业有限公司立足自身3000亩花牛苹果基地,充分利用果园树叶、覆草、残次果以及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资源进行肉羊养殖,羊场产生粪尿还田为果园提供有机肥,形成农业“种—养”小循环模式。公司计划总投资500万元,预期年出栏育肥羊2000只,出售种羊300只,年销售收入260万元,利润收入100余万元。目前项目已建设标准化羊舍1512平方米,青贮池1008立方米,草料棚1500平方米,购进种羊220只。通过规模化养殖场的建设,示范引领周边果园种植企业发展循环农业,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果品质量,提升和拓宽企业增收途径。
 
  园区食用菌产业通过生物质能源转换系统,将食用菌工厂的废弃物菌渣通过生物质燃烧器燃烧产生饱和蒸汽,为食用菌工厂灭菌系统供应能源,企业内形成了“农产废弃物—食用菌—菌渣—生物质饱和蒸汽—食用菌”的小循环模式,每年减少标准煤使用量6200吨。
 
  天水昊盛农业服务公司以集约化蔬菜育苗为重点,探索出一条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为基质的“蔬菜基质栽培循环利用”小循环模式,年可利用废弃蛭石、菌渣、牛粪、沼渣等6000吨,繁育西芹、甜瓜、茄子、辣椒等蔬菜种苗1000多万株。
 
  记者采访时来到天水润德沼气开发工程有限公司,厂区内高高屹立的4座32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发酵罐和1200立方米的2座气柜格外引人注目。这家企业在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大循环体系中属于处于中游的企业,企业将上游养牛、养猪、养鸡等养殖企业的“废弃物”粪便及菌业企业的“废弃物”菌渣,生产成沼气,供周边农户做饭、取暖、照明之用,将生产沼气过程中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再生产成有机肥,作为园区种植企业田地中的养料。
 
  天水润德沼气开发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国杰告诉记者,公司的理念就是“创建生态农业,发展低碳经济”,以园区内外养殖业产生的粪污以及农业废弃物为资源,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为麦积区中滩镇农村集中供气。通过处理园区及周边环境的废弃秸秆和粪污,又将废弃物质资源化高效利用,最终形成“种养殖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农户集中供气”的良性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现在企业日处理养殖企业的粪污170吨,年产沼气270万立方米,沼气用于发电,年发电量602千瓦时,供企业使用,沼气还供周边381户农户使用。产生的沼渣加工制作成有机肥,年产量达2万吨,产值达2500万元,年产沼液肥11.4万吨。”黄国杰说。
 
  “循环经济源于生态文明和产业发展需要。”曹金石告诉记者,随着循环农业的发展,传统养殖业、种植业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等不同产业之间关联度逐渐加大,园区立足现有产业,通过畜禽(奶牛、生猪、蛋鸡)养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沼气工程、有机肥加工等产业将园区及周边的种植业有机结合,建立起“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生产—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大循环模式,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水平。截至目前,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经建成以“种—养—加”模式、“畜—沼—果/菜/粮”模式、“工厂化食用菌循环农业”模式、“地热资源循环利用”模式、“雨水收集利用”模式、“四位一体”沼气循环农业模式、“蔬菜基质栽培循环利用”模式、“废弃收集及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这八大循环经济模式为支撑的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创建省级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循环农业经济再升华
 
  2012年,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天水高新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被省政府确定为甘肃省“十大”循环经济模式之一和甘肃省十大循环经济典型推广案例。
 
  在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模式的推广带动下,天水市逐步推广建设了秀金山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武山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三阳川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天水花牛苹果产业示范园区、秦安蜜桃产业示范园区、张家川现代畜牧产业示范园区、甘谷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和清水核桃产业示范园区等八大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截至2014年,八大农业园区已完成投资19.98亿元。
 
  2013年,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麦积区政府共同实施“三阳川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市级八个示范园区之一,“三阳川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力度,加大服务平台和品牌建设,积极争取实施各类项目,突出示范点建设、产业链培育和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充分发挥“示范园区”在我市循环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三阳川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完成投资1.72亿,新增面积8300亩以上,总面积扩展到41190亩。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较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现代农业对生态与环境及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减少对农业资源的消耗、减轻或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是势在必行。”采访中,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进尚说。
 
  2014年12月,为进一步加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国家级科技园区,在现有园区发展条件和已经形成的“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及循环产业链的基础上,创建省级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旨在搭建循环经济的宣传、交流平台和教育培训基地,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宣传园区循环经济建设理念,提升全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感性认识和参与程度,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质增效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目标,循环农业经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要立足循环农业经济,力争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张进尚说。
 
  透过这一指向明确的路径图,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循环农业经济的模式会在不断摸索进步的过程中走向升华。
 
打赏
更多>推荐图片
0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