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政策改革影响中国大豆产量和需求

   日期:2016-05-16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38    

今年年初中国宣布结束长达九年的玉米收储项目。政府已经取消玉米支持价格,国内玉米价格将会大幅下跌,从而与海外供应竞争。玉米价格下跌将会制约玉米播种规模,逐渐降低政府庞大的储备。中国的玉米价格支持项目将被目标价格政策所取代,这将会支持农户收入,政府将支付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距。但是,春播工作已经开始,农户仍不清楚玉米支持力度,因为政府尚未宣布今年的玉米目标价格、竞价政策或者其他国有公司收购玉米的规定。

  对于东北地区的农户来说,这些政策改革有很大的意义。玉米优惠政策的匮乏目前可能促使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转移到小麦和大米(这两种粮食仍受到政府价格支持的保护)以及大豆。该地区已经有大豆目标价格体系,2016年的水平还是未知。虽然国内大豆价格已经下跌,但是大豆与玉米的价格比目前接近八年来的最高水平,可能扭转过去十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态势。对于2016/17年度,大豆播种面积可能增长5%,达到680万公顷。基于趋线单产,2016/17年度大豆产量可能增长3%,达到1220万吨。

  玉米价格下跌也给大豆和豆粕需求带来压力。此前国内玉米价格高企,鼓励高粱、玉米酒糟粕和豆粕消费,因为这些饲粮成本低廉。但是如果玉米价格下跌,提高国内玉米消费,那么可能制约豆粕饲料用量。另一方面,大豆需求可能受到其他油籽供应不足的支持。美国农业部预计2016/17年度大豆进口量为8700万吨,相比之下,上年为8300万吨。

  2016/17年度印度大豆产量可能显著恢复,去年大豆歉收,产量降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大豆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恢复到更加正常的水平,可能提振2016/17年度大豆产量增长59%,达到1170万吨。去年大豆歉收,最终结束印度豆粕供应过剩局面。2015/16年度印度豆粕出口量可能不足10万吨,但是2016/17年度的出口可能恢复性增至180万吨。

  不包括中国在内,全球豆粕贸易增幅可能超过大豆。海外供应更加充足,可能提振欧盟豆粕进口增长5%,达到2170万吨。但是欧盟的蛋白粕消费增幅可能较小,因而豆粕进口的任何增幅可能制约国内压榨商的大豆需求。2016/17年度欧盟大豆进口量预计减少4.5%,为1260万吨。泰国、越南和韩国均是印度豆粕的传统进口国,这些国家也可能青睐进口豆粕而不是大豆。

 
打赏
 
更多>同类行情

推荐图文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