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猪肉又涨价了?”这是在城区太白市场,摊主老李听得最多的一句话。记者从贺州市物价局获悉,今年2月以来,贺州市农贸集市、超市猪肉价格持续上涨,5月份集市猪肉零售价格同比上涨了3元至5元不等,平均涨幅为30.43%,这让很多市民感叹“伤不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贺州市的猪肉价格涨得如此“任性”?
猪肉价格开启“飞行模式”
猪肉价格上涨和生猪价格上涨有着重要关联,记者从贺州市物价局获悉,1至5月,贺州市生猪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格分别为878元、899元、964元、1007元、1090元,同比涨幅分别为28.65%、42.13%、55.48%、58.55%,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格局。从集市上猪肉零售价格看,5月份,精瘦肉、五花肉、腿肉、排骨、猪脚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18元、15元、16元、23元、15元,平均涨幅为6.06%,同比价格上涨3元至5元不等,平均涨幅为30.43%。
记者了解到,在判断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时,将生猪出产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即猪粮比价作为核心指标。根据2012至2014年生产成本数据测算,合理的水平在5.5:1-5.8:1之间。据市物价部门价格监测点数据显示,5月份贺州猪粮比价为9.6:1,同比累计高出2.72点,处于红色区域,价格重度上涨。
“猪周期”影响猪肉价格
据了解,当前贺州市猪肉价格飞涨主要是受全国性生猪产能不足导致的“猪周期”的影响,造成生猪猪源市场供应紧张,导致生猪价格上涨和猪肉价格不断的飙涨。
据悉,2012年至2015年4月,生猪市场过于低迷,能繁母猪大量被淘汰,仔猪随之减少,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维持保本甚至亏损状态,导致许多中小养殖户纷纷关闭猪场或退出生猪养殖。随着新《环保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国家新环保政策的出台,城镇居民居住区或生态城市或沿海、沿江等饮用水源地对生猪的禁养、限养和适养区进行了严格规划,一些不达标的大型或者中小型养殖企业(户)被迫关闭或搬迁,再次形成一波关闭潮、退出潮,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
同时,在今年年初,出现了全国性大寒潮,养殖企业(户)由于缺少必要保护措施,造成能繁母猪、仔猪出现腹泻等疫情,养殖补栏情况未得到及时有效到位,生猪猪源市场供应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
此外,2016年春节期间是肉类的消费旺季,养殖企业(户)看到猪价利好,进行了一波集中大量的生猪出栏,加上卖跌不卖涨的市场心理,一些养殖企业(户)压栏情况或惜售情绪较浓,市场供应再度趋紧。
价格高位震荡运行将持续
据贺州市保供稳价部门分析,年内贺州市生猪及猪肉价格仍将会保持高位震荡运行的态势,但不会出现价格的暴涨。
记者从市畜牧部门了解到,2016年一季度,贺州市生猪存栏量为41.06万头,同比下降4.09%,出栏量为115.21万头,同比增长4.65%,能繁母猪存栏量为13万头,同比增长4.42%。市物价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仔猪价格大涨,30斤仔猪价格高达900元,说明市场仔猪少,养殖(场)户正在进行积极补栏。但从仔猪补栏到生猪出栏还需要时间,市场供应关系仍将是偏紧,生猪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将会持续。
供应有保障市民可放心
贺州市康达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是贺州市城区的一家正规屠宰企业,担负着市区的屠宰任务。据该公司负责人郭龙珊介绍,该公司的猪源主要是该企业到市内各养殖场(户)收购的二元猪。虽然全国生猪存栏量少,但由于贺州历来有养猪的习惯,因此供应量相对充足。扣除外运较多的符合广东标准的生猪(每头130至200斤)外,余下的(非广东标准)猪完全能够满足贺州市市区的需要,只是因为猪价高,零售量少,导致目前的屠宰量少。“在白条猪或边猪价超过13.5元/斤的时候,减少的量约为20至30头/天,减少的主要是市场零售部分,而单位食堂、学校食堂、超市等地的需求变化不大。”郭龙珊说。
据了解,目前贺州市60公斤以上生猪活体储备占储备总数70%,除个别养殖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外,其余企业用于市场应急和保供的数量还是达标的。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猪肉价格上涨并没有传导牛肉、鸡蛋、鸡肉等市场价格的上涨。“立夏过后,天气转热,猪肉消费是淡季中的淡季,群众对猪肉消费会更少,因此可以预计猪肉价格不会出现暴涨。”市物价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虽然此轮生猪价格上涨对近年来生猪养殖亏损带有一定的补偿作用,是市场行为的自我修复和市场供求关系自我调节的结果,但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对群众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贺州市正在根据《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的职责分工要求,大力抓好生猪生产,改善供给,保障供应,确保“菜篮子”商品猪肉市场价格平稳。此外,贺州市正在进行农副产品平价商店试点建设,探索完善农副产品销售价格调控体系。市物价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将加大市场监测频率,做好预警预报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向社会公布生猪市场价格信息,积极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规模、结构和防范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