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射洪县仁和拓远养殖场的工人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查看各个圈舍里的猪活动情况、圈舍温度等,并按规定计划喂猪吃食。
受“超强猪周期”的影响,不少人对生猪养殖格外重视,都期盼着猪儿快快长大,在好的行情下出栏变现。据国家统计局遂宁调查队对生猪监测调查点调查显示:今年7月,受上半年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生猪出栏47502头,环比增长10.15%,出栏生猪均价19.97元/公斤,环比降低3.01%。
在跌宕起伏的“猪周期”里,我市生猪养殖现状到底如何?本轮猪市红利,还能持续多久?猪价居高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我市又将如何引导养殖者科学有效地规避风险?
养殖户盼来久违的“春天”
2013年肉价跳水,深深跌痛了养殖户。
但从2015年3月起,猪价开始上涨,活猪价格从12.8元/公斤一路上涨到今年3月20.6元/公斤,目前活猪价在19元/公斤左右波动,养殖户们终于盼来了久违的“春天”。
“今年生猪行情好!齐全、温氏带动模式成效显著,今年1-6月新发展齐全、温氏生猪养殖户144户,齐全模式养殖户利润平均达到250元/头,温氏模式养殖户利润平均达到280元/头。”8月23日,市农业局畜牧站副主任周兵说,在诸多利好因素影响下,猪价持续上升到2016年3月活猪价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为20.6元/公斤。
2016年猪价上涨,“四六开零风险”的模式让养殖户和齐全集团受益更明显。今年养殖户的收益普遍提高到了300元/头,比此前的150元/头利润翻一番,预计企业收益翻几番。温氏集团整合资源,将大英县基地的生猪销售到重庆、安徽等全国多地。这种“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推动了现代生猪产业发展。
毫无疑问,当前无论是养殖户和企业都享受到了“超强猪周期”的红利,迎来了生猪养殖的春天,带来了好的收益,助推了产业发展。
猪市短期或将没有“冬天”
常言道:花无百日红。
今年7月,活猪价格为19.1元/公斤,猪肉零售价格为30元/公斤。四川生猪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8月第3周,全省68个监测县生猪价格震荡调整,育肥猪均价回落0.04元/公斤,猪肉零售均价再降0.04元/公斤。
那么,本轮猪市红利,还能持续多久?猪价居高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猪周期”、环保因素、动物疫情、供求不平衡等五方面原因导致了猪价上涨。但其根本原因是与我市生猪产业稳步发展不同的是,全国生猪生产低迷,饲养量减少,存栏量持续下降,造成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
“近两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我市的养猪户都比较理智。基本上都是一些养殖大户,不但建立了利益链接机制,而且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强,所以受‘猪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周兵说,此番上涨是恢复性和补偿性的,是过去3年猪价偏低引发产能适应性调减的结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肉类品种丰富和选择的多元化,使猪肉在肉类产品中占比有所下降,加之夏季大众对猪肉的需求有所减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此次猪价小幅波动。
综合来看,当前生猪市场供应仍处偏紧局面,猪价继续下跌阻力较大,下半年猪肉供应量仍然充足,猪肉市场仍会高位运行,但不会出现过度的波动,短期内不会迎来猪价的“寒冬”。
增强生猪业健康发展“定力”
当前,我市仔猪的需求不断攀升,15公斤的仔猪售价已经达到525元/头。此时购买的仔猪,明年才能出栏,肥猪价格需高于15.3元/公斤,养殖户才能保本。现阶段高价购买仔猪养殖,市场风险较大。
“猪周期”不可避免。那么,我市又将如何引导养殖者科学有效地规避风险?如何壮大我市生猪养殖产业呢?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从专业的角度,积极引导生猪养殖场(户),从实际情况出发谨慎合理安排补栏,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防止重新回到产能过剩、猪价下跌的“老路”。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想方设法提高养猪业生产效率,淘汰落后的养殖模式,并从饲料配制、猪圈设计、养殖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推行收入有保证的温氏、齐全生猪养殖模式,整合地区的养殖规模,规避猪价大幅涨跌风险,稳定地区生猪的存栏量,增强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探索将养殖企业的流转土地、圈舍及设施设备实行评估抵押贷款,加大金融业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在全市推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让养殖户在猪价低潮期,规避市场风险,保护养殖户养殖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