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上行的小麦价格,当前市场主体对后市行情看好预期较强。有市场人士甚至预计,后期小麦到达需求高峰时,粮点收购价可达1.25~1.28元/斤,面粉企业收购价或将再次在1.30元/斤左右徘徊,今年的小麦价格似乎要“逆天”。
1麦价持续上行阶段高点已显
再过几天,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即将结束。综观今夏以来的新小麦市场,由于各主体收购积极性不高,政策性收购基本主导市场行情,小麦价格经历了一个稳步走高的过程。夏收以来,主产区符合质量的小麦大多上涨0.02~0.05元/斤。
从各主产省情况看,河北和山东新麦价格涨幅最为明显。目前,河北石家庄藁城地区水分12.5%、容重780~800g/l的新麦收购价已达1.22~1.245元/斤,山东枣庄地区水分12.5、容重790g/l的小麦收购价也达1.24元/斤,两省的新麦价格已成高地。
市场人士认为,7月份以来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基本处于阶段性高位,后期续涨市场风险加大。一是当前的质优小麦价格已触及托市收购价格顶部,部分地区已高于最低收购价格;二是近来小麦价格上涨,制粉企业加工成本明显增加,如果后期麦价继续上涨,集中收购结束后制粉企业将无力承接市场;三是随着小麦价格不断上涨,新麦价格优势也将逐渐消失,一旦新陈小麦实现接轨,国家临储小麦必将大批量流入市场。
2托市进入尾声粉企采购趋稳
从当前市场来看,距离集中收购结束已不到两周时间,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已进入尾声,近期南方麦区一些收储库点已开始步入验收阶段,估计收官阶段的小麦收购量难有大幅度增加。
另外,随着南方地区中晚稻及北方玉米即将上市,市场的关注点已开始转向秋粮。就当前市场来看,农户手中可售小麦已经不多,粮源主要集中在部分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和贸易商手中,为腾资金、腾仓容收购秋粮,对小麦的销售或会增加。由于节后制粉企业的阶段性补库已经过去,市场需求将进入相对平稳的时期,后期市场的供需矛盾或会有所缓和。
3劣麦蛰伏市场重心上行困难
受异常天气影响,今年大部分地区小麦受灾严重,导致超标小麦数量庞大。有市场机构预计,今年主产区达不到托市收购标准的小麦数量或超过3000万吨。
夏收以来,超标小麦去向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尽管主产省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关刺激超标小麦收购的措施,但从目前市场来看,这部分小麦滞留市场的数量仍然较大。
据了解,安徽省级小麦临储收购8月底就已经结束。原计划第一批省级小麦临储计划为50万吨,实际收购32万吨,仅完成计划的64%。主要原因是小麦不完善粒含量超标较严重,小麦质量的下降加大了收购企业清理工作的难度。
今年小麦不完善粒超标问题与去年不同,尤其受呕吐毒素指标的制约,相当部分粮源要靠饲料企业消化。近来由于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纷纷下跌,饲料厂家对小麦的替代已基本失去兴趣。鉴于质差小麦进入饲料领域难度也在加大的现状,集中收购结束后,等外小麦价格或有重返跌势的可能。
由于今年小麦国家政策性收购数量较高,当前市场上质优小麦粮源已经不多,滞留于市场的多为质量较差的小麦。今年夏收以来,北方小麦价格上涨速度较快,而南方麦区市场价格重心却始终上行困难,根本原因还是市场受到了超标小麦价格偏低的拖累。大量的低质廉价超标小麦“蛰伏”于流通市场,势必拖累小麦市场整体重心的上移。
4流通粮源虽少供给难现缺口
由于今年夏收国家在主产区提早全部启动托市收购预案,而且其执行力度也比较大,收购量剧增使得当前市场小麦余粮数量大大少于往年同期。但从整体供需状况来看,市场并不缺粮。
受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制约,我国小麦、面粉市场“麦强面弱”的局面很难改观。近来迫于小麦价格上涨的压力,尽管一些面粉企业小幅上调面粉出厂价格,但提价心态较为谨慎,且提价幅度也远远低于小麦价格上涨的幅度。8月份以来,主产区小麦进厂价大约上涨40~100元/吨,而面粉价格仅上涨20~40元/吨。
今夏以来,由于下游产品需求疲弱,制粉企业小麦收购心态谨慎,积极性不高。9月份以来,受中秋节日效应的影响,面粉需求有所好转,但据厂家反映各种需求不均,前路粉、精粉走货较好,中路粉走势偏弱,相比往年整体订单量增加并不明显,这说明节日效应并未给市场带来多大惊喜。后市虽有国庆佳节的支撑,但估计制粉企业在上下两头受到挤压的市场环境下,做多小麦库存的欲望仍不会高。
受小麦市场流通制度的制约,我国小麦市场往往会出现集中收购结束后市场粮源短暂偏紧的局面,但后市价格能否出现大幅度波动不易判断。2013年由于市场需求低迷,集中收购结束以后,相当长时间内小麦价格的上涨还赶不上存粮成本提高的幅度,一些存粮企业及贸易商因赌市而造成亏损。2014年由于第四季度新托市小麦提前上市,且拍卖力度较大,加之贸易商小麦出库积极性较高,一些囤粮企业并未赚到钱。2015年夏收一结束,市场就出现了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使得小麦价格长期低迷徘徊,大部分贸易商收购的小麦在加上相关费用以后,囤积新麦也是亏钱的。
提醒当前存储小麦的贸易商,后市仍不宜存有惜售赌涨的心理,应抓住当前麦价处于高位及市场粮源偏紧的“空档期”,该出手时就出手,及时售粮不失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