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购报价维持在1440-1540元/吨之间,日降幅在10-40元/吨不等。接下来东北玉米面临集中上市,现货价格将继续承压,而下游贸易商及企业对后市态度极为悲观,多随用随采,备库积极性不高,短期充足的玉米供应必将压制市场价格进一步走低。期货市场受此影响,价格亦会出现下跌。
但是预计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因为从供需方面分析,今年新季玉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而当前价位几乎已充分反应新玉米上市带来的压力预期,随着相关护农政策的提出,玉米价格上涨在即。
以下是具体分析:
新季玉米面积产量双降,总产量较往年减少8%
种植面积来看,根据农业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安排,“镰刀弯”地区在2020年前将调减玉米面积5000万亩以上,计划今年调减1000万亩以上。但是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在接受中国之声独家专访时表示,预计今年全国调减的玉米面积达到3000万亩。产量方面,国庆期间华北地区玉米收割集中,其中山东地区几乎已收割完毕。今年华北地区除河南玉米受前期干旱影响产量有所下滑外,其他地区产量均好于往年,目前正值收割,天气状况良好,有利玉米收割进度加快。东北部分地区开始收获玉米,十月中下旬将迎来集中收获期,吉林、辽宁地区玉米生长良好,产量不低于往年,但是内蒙古地区由于前期干旱,玉米瞎尖现象明显,据大商所调研数据获知,今年内蒙古地区玉米减产预计40%-50%;黑龙江地区玉米授粉期遇上罕见的干旱,鼓粒期又遇上罕见的洪涝,以致今年玉米灌浆不足,瞎尖现象明显。另外临近收获台风的出现,令玉米出现倒伏,以致部分玉米水分大,霉变高,产量和质量均严重低于去年,保守估计今年黑龙江地区玉米产量较上年下滑20%-30%。面积与产量的双重下降,预计将导致玉米总产量下降5000万吨左右。农产品信息网发布的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对玉米产量预估2.15亿吨,证实我们的猜测。
进口减少,国内玉米需求受提振
饲料养殖方面,8月份生猪存栏量为3.7671亿头,环比增长0.2%,同比减少2.8%,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729万头,环比下将0.6%,同比下降3%。能繁母猪持续减少,未来养殖规模增长堪忧。年度内对玉米需求维持平稳状态。
然而由于国内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令替代品进口优势渐失,截止目前高粱、大麦、玉米进口累积量较上年同期减少1024万吨,后期随着国内新季玉米上市,价格有望继续降低,国内玉米与进口替代品价格差将进一步缩窄。保守估计年度内玉米替代品进口将减少1500万吨左右。而这部分减少量将作用到国内玉米需求上,也就意味着饲料企业在存栏稳定的情况下,对国内玉米需求将会有1500万吨左右的增量。
深加工方面,国内需求较稳定,但出口退税的实施,将会令淀粉出口需求量好转。出口退税9月份开始实施,而目前玉米淀粉价格又明显低于上半年,所以出口量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据市场信息获知,2016/17年度中国将新增300万吨左右玉米加工能力,也即200多万吨的玉米淀粉产能,其中象屿富锦9月开机,60万吨玉米加工能力,肥城福宽新厂新玉米上市就开工、象屿北安11月开机,60万吨玉米加工能力、沂水大地,100万吨玉米加工能力。
整体而言今年玉米下游需求将会有2000万吨的需求增量。
政策或有4000-5000万吨收储托底
国家粮食局官网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中储粮总公司要在新粮上市后有序轮入中央储备和国家一次性储备玉米。中粮集团、中航工业集团等有关中央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渠道和优势开展市场化收购,力争不低于去年政策性收购量,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据了解2015/16年度中粮、中纺、中航收储规模分别为1300万吨、465万吨和460万吨,若以不低于去年政策性收购量计算,新季中央企业收购总量或不低于2000万吨,加上中央储备和一次性储备后期沦入量约在2500万吨水平。中储粮和相关央企新季收购总量预计4700万吨,也就是说临储政策没了,但国家收购还有。
因此通过以上计算,减产5000万吨加上需求增量2000万吨,加上收购量4700万吨,共消耗玉米1.17亿吨,以去年总产量为基数计算的话,1.17亿吨的消耗量不比去年临储收购对市场带来的提振力度小。因此今年玉米整体供应并未如此悲观,供需是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的。
整体而言,当前新玉米的集中上量对市场情绪有一定冲击,令价格短期下跌。但是今年玉米长期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农民“卖粮难”及玉米价格跌破种植成本深度下跌情况或难以发生,建议投资者对后市不要过分看空。预计国家一旦开展收购相关工作,市场各方贸易商及需求企业备库开始积极,此时价格也就触及年度低点,开始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