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冷空气影响,北京地区蔬菜价格节节攀高。
对此,记者走访了北京通州区“菜篮子”梨园东里菜市场、杨洼社区菜市场、八里桥蔬菜批发市场等“菜篮子”,大部分蔬菜价格较上月环比上涨了50%。
记者了解到,以葱姜蒜为例,姜的价格为6-7元/斤,蒜的价格已经飙升到9-12元/斤。新发地葱的价格则涨到了2.85元/斤,而去年的价格只有1.6元/斤。可以看出,葱姜蒜的价格受影响的程度的确较大。
据某菜市场菜贩透露,进入低温季节,北京周边的冷棚蔬菜逐渐退市,市场上供应的蔬菜将主要是南方蔬菜、暖棚蔬菜以及冬储菜。记者还从几个超市的相关负责人那里了解到,从10月中下旬开始,地产菜的供应基本中断了,蔬菜的供应大部分来自山东和辽宁。一方面,10月份以来,持续的降温和降雨影响了北方产区蔬菜的生长速度,也影响了产地的收购,造成短时间内供应紧缺。另一方面,受气温大幅下降的影响,南方产区蔬菜进京的运输和保鲜成本也相应增加。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暖棚菜和南方蔬菜的成本都较高。在八里桥市场,一位市场摊主李先生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受天气降温的影响,今年价格确实涨得厉害,尤其是暖棚种植的南方蔬菜都趁机提价。还有通州这边的蔬菜基本都是从新发地直接运过来的,价格肯定会比新发地要高一些”。超市工作人员也透露,蔬菜的进价成本增长了10%-15%。
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0月,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9%,涨幅比9月扩大0.6个百分点,达到年内高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0.4%。
相关分析人士称,天气变冷,气候的原因确实影响一部分蔬菜的生长和供应,菜价上涨,也是每年冬天都会有的趋势,涨幅也基本随着天气的变化程度而变化。随着天气逐渐转冷,露天蔬菜逐渐收尾,菜价将继续上扬。
“入冬后今年的寒冷天气才正式开始,而且入冬后的菜价一般很难再下跌了,因此蔬菜的价格在短期内很难下跌,当前的价格上涨只是开端而已。”八里桥商贩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