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12时,2017年东海伏季休渔期正式揭开帷幕,而在封海后的三天里,包括银鲳、带鱼、贝壳类等在内的多数水产品价格均明显上涨,涨幅最高达37.5%。有商家表示,随着市场供应量的逐渐减少,未来海鲜价格还有上涨空间。
昨天,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市场上的水产品种类还算齐全,但量都不多。一打听,多数水产品价格相比半个月前普遍上涨。“虽说海鲜都是一天一个价,但受节日需求旺盛和休渔的影响,加上存货不多,现在基本都是涨价的节奏。”据市区兴文里农贸市场的海鲜商贩吴老板介绍,目前规格在五两以下的带鱼已从“五一”前的30元/斤涨到了35元-40元/斤,3两左右的鲳鱼也从80元/斤左右涨至110元/斤左右,3两以下的黄姑鱼由38元/斤左右涨至45元/斤左右。部分商贩称,从5月1日封海开始,虾蛄基本就很难进到货了。不但如此,就连眼下水产品市场里“挑大梁”的贝类小海鲜,价格也开始上扬,“蛏子、花蛤、花甲每斤都普遍上涨2元”。吴老板说,再过一个月,淡菜、扇贝等大量上市后,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此外,虽然各类冰鲜海鱼相对易存储,但是海鲜批发商却不敢多储存。据下吕浦农贸市场的海鲜商贩周先生介绍,因为冰鲜和冰冻类海鲜肉质和口感多少都会受影响,市民普遍购买欲望不高。“像养殖小黄鱼供应量一直都很充足,价格上涨并不明显。”周先生说,虽然眼下海产品价格渐渐走高,但销量明显放缓,比休渔前下降了两至三成。
事实上,根据往年经验,休渔期开始后,大多数水产品的供应量会比平时减少一半左右。一些商贩表示,未来贝类、鱿鱼等会是夏季水产品销售冠军,预计各类水产品的价格将在6月中旬攀上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