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毛皮协会统计,中国毛皮行业从业人员近700万,居全球之首,惠泽2000万人的生活。但经历了2013年暖冬的中国毛皮产业,受传统市场、乌克兰局势不稳、俄罗斯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今年形势仍不容乐观,毛皮价格持续走低,行业面临大洗牌。
自2013年入冬以来,国际毛皮市场风云突变,毛皮原料市场价格大跌,许多中国养殖户囤货惜售。时至今日,行情仍不看好,毛皮价格持续走低,貂皮价格甚至被“腰折”。
“2011年的貂皮行情是最好的,每只水貂的利润比2010年多200元。但今年开春,貂皮的收购价格与2007年低谷时期的价格基本持平,而养貂成本却比2007年上涨了不少,因此,养殖户的收入跌幅很大。”山东省诸城市大森林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万红表示。
在孙万红看来,当下,部分中国毛皮从业者心态浮躁,过分地抬高了市场运作的地位。殊不知,养殖才是毛皮行业的源头,抓好了源头才能保证毛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据了解,诸城市已有几十年水貂养殖的传统,近几年水貂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更是迅猛增加,已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水貂等特种动物养殖基地。
内外需求不振深度调整期已至
孙万红指出,毛皮市场不振的原因之一是出口订单减少。如诸城市貂皮的主要出口市场乌克兰和俄罗斯:乌克兰政局动荡,毛皮订单锐减;而去年,俄罗斯举行索契冬奥会时,为防止恐怖分子袭击,关闭了貂皮交易市场,致使诸城市貂皮出口订单大量减少,而今年俄罗斯需求又不振,短时难以恢复。
据了解,诸城市水貂养殖行业起初是自发形成的,大部分养殖户属于散户,规模较小,而且各自为战,自负盈亏。同时,由于信息的相对闭塞,农户对市场的预判不足,对风险有一种未知的恐惧感。养殖户往往在行情好的时候惜售、行情差时抛售,结果只能与收购价格高点“擦肩而过”。
其实,整个诸城市乃至山东半岛地区裘皮加工企业大多处在产业链底端,只能作为河北省等地裘皮深加工的原料供应基地。受此影响,皮张收购交易价格一直掌握在来自外地的皮草收购商贩手中。
中国毛皮委员会秘书长孙凯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貂皮行情下滑对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不失为一件好事,前几年,貂皮价格高企,盲目进入该行业及扩大规模的养殖户很多。貂皮市场的此番变数为不少养殖户敲响了警钟,行业或将进入一个深度整合期。”
转变基因内涵式发展
“养殖环节的内涵式发展才是毛皮行业最终的价值来源,而不是薄利多销。”孙万红告诉笔者。孙万红坦诚,国产水貂皮质量确实达不到国际水准。在高档皮草制作中,只有腋下部分才会采用中国水貂皮。因为近亲繁殖和管理滞后,国产水貂个头小,貂皮质量和国际水平的差距在加大,貂皮价格也一直上不去。
孙万红告诉笔者,自2011年起,大森林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合作社多次从丹麦引进良种水貂,以改良基因。2013年年底,皮毛销售市场不振,但大森林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合作社仍花重金从丹麦哥本哈根包机引进1.5万只良种水貂。在孙万红看来,外面的价格越低对他们越有利,因为水貂饲料的价格也会随之降下来,他们更会利用价格低的时间段彻底实现水貂的换种。除了从丹麦雇水貂养殖专家驻场指导、聘请青岛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的知名专家加强对养殖户技术培训外,大森林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合作社还特别提倡“一家一个大学生”战略。
进口水貂品种的引进扭转了合作社毛皮的“基因问题”。2013年,市场形势虽差,合作社出栏水貂仍达956万只,占全国水貂出栏量的四分之一,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户均年收入达到35万元。
国际毛皮协会中国代表处媒体总监朱晓琳指出:“由于毛皮动物的饲料配料主要来自于鸡肉和鱼肉加工厂的下脚料,一只水貂一生可以消耗约50公斤这样的下脚料,既经济又环保。”
而与普通衣服相比,皮草才是真正环保的一种选择,因为从成分上来看,皮草的化学成份主要是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一件皮草大衣埋藏在地下之后,在温度合适的条件下,仅仅需要几个月就可以全部自然降解掉,比牛仔裤要快5倍。而有些化纤类的服饰埋在地下几十年都难以分解。
在朱晓琳看来,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成长发展的内在规律,而这个发展过程则并非直线式的,中国毛皮行业短期业绩的波动并不足为奇。实际情况是,在产业成长过程中,需要调整节奏,从外部来看,就是产业发展脚步放缓,但这种放缓,是为了更好地加速进入下一轮的高速成长。
据国际毛皮行业2014年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的毛皮贸易价值已经超过400亿美元。2010年~2011年,全球毛皮制品零售总额为15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了总额的四分之一。根据目前的相关数据推算,2015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毛皮服装消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