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市走向整体显得偏弱
8月份,主产区新小麦活跃程度较7月份降低,市场收购进度放缓,流通市场特别是质差小麦供给压力依然较大。受此拖累,新小麦收购价格基本延续弱势运行。
截至8月底,主产区制粉企业2015年新产普通小麦进厂价为2360~2420元/吨,部分地区价格较月初下跌20~60元/吨,较上年同期大多下跌60~200元/吨。
今年夏收,南方销区面粉加工企业采购新小麦数量有限。当前广东地区各港口2015年新产普通小麦港口报价均在2490~2500元/吨,福建福州地区2015年江苏产三级红小麦港口成交价2490元/吨,较月初价格下降10~30元/吨,较上年同期下跌65~80元/吨。今年小麦价格同比偏弱,主要原因还是市场需求疲弱,各市场主体采购积极性不高。如8月份国家临储小麦共进行4次拍卖,投放小麦459.47万吨,成交2.78万吨,周平均成交率仅为0.61%,较上月同期下滑0.5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22.37个百分点。
新麦收购数量同比减少
与7月份相比,8月以来主产区新麦收购进度进一步放缓。尽管安徽省启动省级小麦临时收储,河南出台了2015年不完善粒超标小麦的银行贷款给予适当贴息政策,但由于主产区大部分企业新麦收购基本结束,对市场的整体提振作用相对有限。
截至8月20日,河南全省累计收购小麦170.2亿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30.6亿公斤。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80.2亿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23.9亿公斤;按市场价收购90.0亿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6.7亿公斤。
截至8月21日,安徽省全社会累计收购小麦872.71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230.17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444.3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305.46万吨;按最低收购价收购368.82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295.21万吨。
从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获悉,针对新学期开始、不少农民急于把粮食变现支付子女入学费用的现状,河南省新增小麦托市收购库点45个。至此,该省今年共确定5批小麦托市收购库点总数达1371个,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另外,湖北在襄阳、随州、荆门、荆州、孝感等5市也启动了小麦临时收储。市场预计,个别地区或出现新的售粮小高峰,收购期会进一步延长,不过,整体收购数量仍很难达到上年水平。
流通粮源较往年同期偏高
2014年新产小麦上市后,无论是国家托市收购还是市场收购均较积极。集中收购期间,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7363万吨,收购总量占当年总产量的60%以上,占商品量的70%以上,导致阶段性市场粮源供需偏紧。
今年新麦上市以来,受需求疲软、部分地区小麦质量不高的影响,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不高。虽然国家在主产区部分地区启动托市较早,但执行政策较为严格,收购状况并不理想,收购数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使得流通领域小麦积压数量仍较高,估计往年由于市场阶段性供给偏紧所导致的行情不易出现。
另外,国家临储陈麦库存依然高企。由于国内小麦行情整体呈现稳中偏弱态势,而且在新麦低价的刺激下,制粉企业在陈小麦拍卖市场的参与度不高。市场预计,在拍卖底价并无调整的情况下,后期政策性小麦成交仍将维持低迷,临储陈麦去库存依然艰难。
市场难现往年秋季行情
一般而言,9月份是传统意义上的面粉销售旺季,随着国内面粉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以及中秋、国庆节假期的到来,制粉企业开工率将会不断提高,采购小麦的积极性将会随之增加。笔者认为,9月份小麦市场行情或会有所好转,但由于市场供给充足的整体局面难以实质性改变,往年同期市场阶段性上涨行情或难以出现。
一方面,中后期小麦市场难现缺粮,市场主体看淡。机构预计,2015年小麦总产量约为2310亿斤,2015/2016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约2297亿斤,虽然口粮需求随人口增加继续增长,但由于年度饲料用小麦数量下降,小麦新增供需结余约45亿斤,供需关系继续改善,市场难现缺粮局面,各市场主体对后期行情普遍看淡。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不仅疲弱,而且显得单一。受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制约,我国小麦、面粉市场“麦强面弱”的矛盾一直相当突出。虽然9月份以后市场有望不断回暖,但从往年的经验看,面粉总体行情仍会大体稳定,节日提振效果也难以给市场带来大的价格波动。估计制粉企业在上下两头受到挤压的市场环境下,做多小麦库存的欲望不会很高。
2014年第三季度,国内玉米价格上涨迅猛,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的价格优势明显,小麦饲用消费数量持续增加。7月下旬至8月上旬,河南饲料企业猪料生产全部使用小麦,小麦使用比例为60%;江苏一些大型养殖企业猪饲料小麦替代玉米比例达到80%;而今年这一现象基本没有出现。从近期小麦、玉米价格走势来看,前期一度缩小的比价关系再度扩大,使得小麦作为能量饲料代替玉米的可行性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