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国内三大主粮全线下挫这在往年并不多见,国际低粮价与国内库存积压均被视为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认为,今年要格外重视粮价大跌对数亿农民收入的影响,千亿级的收入负增长会影响到消费市场,预计会影响1%的GDP增长。
玉米价格下跌二三成
国庆过完,各地玉米陆续收割完毕进入收购环节,但是记者采访多地农民发现,今年的玉米收购价却低于往年的20%-30%。
除了玉米,小麦的价格同样出现大幅下滑。今年国庆放假期间,小麦价格出现了多年难见的断崖式下跌行情。中国粮食信息网称,大部分地区的制粉企业二等小麦的收购价格从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间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间,跌幅在0.1元/斤左右。这使得大部分做小麦贸易方面的相关人士摸不到头绪。
不仅小麦、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么样,多地的数据显示水稻价格稳中有跌。安徽当涂县农民杨治财告诉记者,今年水稻价格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种的几百亩地少收几万元。记者抽样调查黑龙江地区,目前水稻价格基本与往年一致。
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说,今年价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麦,其中玉米主要是饲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饲料也会受到影响,主要是在饲料环节传导到价格,同时库存积压也有影响。“但仅玉米这一项就影响很大。”
国内连涨,国际连跌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农发行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国家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每斤1元,这比去年临储价格每斤最多调低了0.13元,也是自2008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
连续七年上涨,首次下调就是如此大幅度,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2008年以来,在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保障和托市下,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年年上升,玉米价格也一路走高。2008年,临时收储价每斤还只有7毛多,但到2014年,已经猛涨到1.13元,上涨了近60%。
然而,与国内玉米价格单边上扬相反,国际市场价格已连续3年走低,下调前,玉米进口价和国内临储价的差别已经达到了每吨600元左右。这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玉米进口量猛增,二是玉米库存高涨。对此,有媒体评论认为,今年玉米临储价出现较大幅度调低,既是市场倒逼的自然结果,也是产业调整的必然选择。将临储价水平尽量贴近市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粮食价格回归市场。
官方:两个“前所未有”
分析称,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今年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全球农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下跌,与中国市场粮价形成差价。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9月在《求是》发文称,目前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大米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923元、626元和1143元,这给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粮食进口数量持续增加,挤占了国内市场销售份额。
除了国际因素,国内粮食过多也是主要原因,据介绍,中国玉米、小麦、稻谷的库存加起来约为2.3亿吨,高居世界之首。10月8日,国家粮食局发布通知用两个“前所未有”来形容当前的粮食储存形势:“目前我国粮食库存达到新高,各类粮油仓储企业储存的粮食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储存在露天和简易存储设施中的国家政策性粮食数量之多也前所未有。”
“去年玉米的利润是460亿元,今年利润则是负977亿元,比较上年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仅此项就下降1437亿元。”这是根据发改委公布农产品成本收益核算体系,玉米生产期间化肥价格变动和当前价格变动,以及国内玉米的播种进行测算的结果。
“按照农村地区消费倾向核算,大概影响国民生产总值是6500亿。”马文峰介绍,6500亿元是这样计算的,去年发改委公布的每亩玉米净利润是81元,今年大概是负179元,目前玉米种植面积是3.82亿亩,从赚81元到亏179元差价是260元,两者相乘是接近千亿,如果再结合农民消费指数计算,除以0.22消费乘数效应,大概是6500亿元。
马文峰称,小麦去年一亩田净利润是87元,今年是33元,农民一亩田少收入54元,与全国麦田相乘大概有124亿的净利润,约下降190亿,如果再除以0.22大概是800多亿元,今年GDP大概是70万亿的规模,小麦和玉米加起来将影响GDP一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