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玉米收购价格低于往年 内蒙古通辽滞销

   日期:2015-11-09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239    
   内蒙古通辽市是玉米主要产区之一,每年的产量占内蒙古自治区总产量的70%左右,素有内蒙古“粮仓”的美誉,它也是国家重要的玉米商品粮基地。但是今年的玉米收购价格要明显低于往年。这样的行情变化,会给市场和种植户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农民卖粮“很纠结”
 
  10月22日,记者在通辽市开鲁县王家店村村民林荫福家看到,一大堆玉米堆放在院落里。
 
  52岁的林荫福说:“这些玉米有17万斤左右,今年玉米价格下调近3毛,每斤只能卖到7毛钱,17万斤玉米收入减少5万多元。”
 
  更让林荫福发愁的是,眼看着入冬了,像这样露天简易堆放晾晒玉米,保存时间不能太长,如果一旦出现玉米发芽、霉变等情况,那损失就更大了。
 
  林荫福家的玉米,都是10月初收割下来的,除少部分已经加工成玉米颗粒外,绝大部分还没来得及加工,都堆放在这里。林荫福说,因为这几天温度较高,堆放在下面的玉米有少部分已经开始发芽、霉变。
 
  在王家店村记者看到,由于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家家户户的院子都堆满玉米。
 
  今年行情与往年大不一样,不仅价格低了不少,而且连中间商也不见踪影。林荫福告诉记者,他家玉米收割半个多月了,一个中间商都没有来过。10月23日上午,林荫福邀请每年都来他家收购玉米的一位中间商,一起看货、谈买卖。
 
  玉米中间商孙晓伟:“这粮,能卖到七毛三、四左右。”
 
  林荫福:“价太低。”
 
  虽然是熟人,但经过双方讨价还价后,林荫福还是嫌收购价太低,总觉得不甘心,还是决定多看看、多了解下价格、行情后,再做打算。
 
  两原因致玉米价格走低
 
  内蒙古自治区华粮开鲁库仓储部负责人赵杰介绍,在国内,谷物粮食已经连续12年增产,通辽地区玉米已经连续三年丰收,这些2014年就已经装满玉米的粮仓,是按照国家储存粮食的标准来修建的,通常这类临储粮可保存2至3年。考虑到今年玉米丰收,他们正在建新的粮仓。
 
  记者了解到,除了玉米积压外,造成目前国内玉米价格低的另一原因是,这两年进口玉米普遍比国内粮价格低,不少玉米深加工企业,低价购进大量进口玉米。
 
  据海关统计,我国2013年进口谷物及谷物粉为1458万吨,2014年累计进口1951万吨,同比增长33.8%;而2013年我国出口谷物及谷物粉累计为478404吨,2014年全年累计出口419071吨,同比降12.4%。形成了倒挂。
 
  国内加工生产企业大多选择了进口低价玉米,2014年进出口谷物形成的倒挂,这个连锁反应直接影响的2015年玉米产业链,整体疲软,需求少,有的企业开工不足,有的饲料企业改用或者多用更便宜的进口大豆,玉米需求进一步被削弱。
 
  价格下调是市场规律的回归
 
  本次玉米收储价,11年来首次下调,在情理之中,但是市场的反应却在意料之外。我们应该看到,自2007年玉米临储政策实施以来,8年的时间,农民已经逐渐习惯了对国家收储的依赖,认为无论市场需求怎么变,反正都有国家收。其实,按照政策设计初衷,临时收储重点是要体现“临时”的概念,国家收不收要根据市场的情况来定,而且收储价格也可以灵活调整。
 
  这个原本随市场而动的政策,在近几年的实际运行中,已经偏离了政策设计的初衷,价格基本只升不降,数量也从一开始设计的有限收购变成了敞开式收购。这必然造成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让下游企业、库存压力和财政资金,都不堪重负。
 
  客观地说,只涨不跌的临时收储价格,就像卡在玉米产销渠道中间的一根刺,让市场供应和需求很难合拍。而今年的价格下调,既是市场规律的回归,也是政策守住边界的必然,需要市场参与各方重新认识临时收储政策的真正内涵。
 
  当地政府积极想办法
 
  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在积极想办法,减少农民的损失。
 
  通辽市粮食局副局长王敏峰表示,一是在国家政策宣传上加大力度,第二,让农民适当调整种植结构,第三,要提醒农民朋友们,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同时更要关注市场。
 
  而当地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改变以往玉米收购付款滞后的结算方式,专门设立现金当面结算的绿色通道,不仅方便村民、经销商卖粮,也提高了粮农的卖粮积极性,对玉米价格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内蒙古通辽市是玉米主要产区之一,每年的产量占内蒙古自治区总产量的70%左右,素有内蒙古“粮仓”的美誉,它也是国家重要的玉米商品粮基地。但是今年的玉米收购价格要明显低于往年。这样的行情变化,会给市场和种植户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农民卖粮“很纠结”
 
  10月22日,记者在通辽市开鲁县王家店村村民林荫福家看到,一大堆玉米堆放在院落里。
 
  52岁的林荫福说:“这些玉米有17万斤左右,今年玉米价格下调近3毛,每斤只能卖到7毛钱,17万斤玉米收入减少5万多元。”
 
  更让林荫福发愁的是,眼看着入冬了,像这样露天简易堆放晾晒玉米,保存时间不能太长,如果一旦出现玉米发芽、霉变等情况,那损失就更大了。
 
  林荫福家的玉米,都是10月初收割下来的,除少部分已经加工成玉米颗粒外,绝大部分还没来得及加工,都堆放在这里。林荫福说,因为这几天温度较高,堆放在下面的玉米有少部分已经开始发芽、霉变。
 
  在王家店村记者看到,由于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家家户户的院子都堆满玉米。
 
  今年行情与往年大不一样,不仅价格低了不少,而且连中间商也不见踪影。林荫福告诉记者,他家玉米收割半个多月了,一个中间商都没有来过。10月23日上午,林荫福邀请每年都来他家收购玉米的一位中间商,一起看货、谈买卖。
 
  玉米中间商孙晓伟:“这粮,能卖到七毛三、四左右。”
 
  林荫福:“价太低。”
 
  虽然是熟人,但经过双方讨价还价后,林荫福还是嫌收购价太低,总觉得不甘心,还是决定多看看、多了解下价格、行情后,再做打算。
 
  两原因致玉米价格走低
 
  内蒙古自治区华粮开鲁库仓储部负责人赵杰介绍,在国内,谷物粮食已经连续12年增产,通辽地区玉米已经连续三年丰收,这些2014年就已经装满玉米的粮仓,是按照国家储存粮食的标准来修建的,通常这类临储粮可保存2至3年。考虑到今年玉米丰收,他们正在建新的粮仓。
 
  记者了解到,除了玉米积压外,造成目前国内玉米价格低的另一原因是,这两年进口玉米普遍比国内粮价格低,不少玉米深加工企业,低价购进大量进口玉米。
 
  据海关统计,我国2013年进口谷物及谷物粉为1458万吨,2014年累计进口1951万吨,同比增长33.8%;而2013年我国出口谷物及谷物粉累计为478404吨,2014年全年累计出口419071吨,同比降12.4%。形成了倒挂。
 
  国内加工生产企业大多选择了进口低价玉米,2014年进出口谷物形成的倒挂,这个连锁反应直接影响的2015年玉米产业链,整体疲软,需求少,有的企业开工不足,有的饲料企业改用或者多用更便宜的进口大豆,玉米需求进一步被削弱。
 
  价格下调是市场规律的回归
 
  本次玉米收储价,11年来首次下调,在情理之中,但是市场的反应却在意料之外。我们应该看到,自2007年玉米临储政策实施以来,8年的时间,农民已经逐渐习惯了对国家收储的依赖,认为无论市场需求怎么变,反正都有国家收。其实,按照政策设计初衷,临时收储重点是要体现“临时”的概念,国家收不收要根据市场的情况来定,而且收储价格也可以灵活调整。
 
  这个原本随市场而动的政策,在近几年的实际运行中,已经偏离了政策设计的初衷,价格基本只升不降,数量也从一开始设计的有限收购变成了敞开式收购。这必然造成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让下游企业、库存压力和财政资金,都不堪重负。
 
  客观地说,只涨不跌的临时收储价格,就像卡在玉米产销渠道中间的一根刺,让市场供应和需求很难合拍。而今年的价格下调,既是市场规律的回归,也是政策守住边界的必然,需要市场参与各方重新认识临时收储政策的真正内涵。
 
  当地政府积极想办法
 
  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在积极想办法,减少农民的损失。
 
  通辽市粮食局副局长王敏峰表示,一是在国家政策宣传上加大力度,第二,让农民适当调整种植结构,第三,要提醒农民朋友们,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同时更要关注市场。
 
  而当地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改变以往玉米收购付款滞后的结算方式,专门设立现金当面结算的绿色通道,不仅方便村民、经销商卖粮,也提高了粮农的卖粮积极性,对玉米价格的稳定起到一定作用。
 
 
打赏
 
更多>同类行情

推荐图文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