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的花朵,碧绿的叶子,尖尖的嫩荚。近日,在綦江区农博园的菜地里,有一种长得像辣椒一样的蔬菜,引来了无数食客争相购买。
一大早,工人们便提着篮子直奔田里采摘起来。很多人不知道这种蔬菜是什么,每当有人问起,农博园负责人陈学仕总是笑着说:“这叫‘黄秋葵’,是传说中的‘绿色人参’,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预订的人特别多。”
眼下是黄秋葵采摘的季节,这种口感清脆,味道香甜的蔬菜,不仅是难得一见的美食,还因为重庆地区种植得并不多,成了“稀缺菜”。
早从2013年引种起,农博园便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赢得了不少客户。如今,果实成熟,顾客便排着队上门预订。目前,綦江农博园里的黄秋葵供不应求,日销量在200斤左右。
“你可别看它样子普普通通,网上还一度炒到70多元一斤,而我们一直是卖20元一斤。”陈学仕告诉笔者,正因为此,园里的黄秋葵有了更多机会走入寻常百姓家,但也因此成了抢手货。“毫不夸张地说,要想购买,不仅要提前三天预约,还得等上3—5天我们才会根据黄秋葵生长情况,通知你前去采摘或邮寄给你。”
搭准市民喜爱保健食材的“时尚”脉搏,运用微信、微博等微营销手段,黄秋葵一下子成了餐桌“新宠”。目前,农博园的黄秋葵种植面积只有10亩,年产量不到3万斤,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幸采摘期较长,可从6月持续到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