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腊树,学名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亦称梣,是木犀科梣属的植物。该属约70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极少数向南延伸至热带,中国约有20余种白蜡树,其木材坚韧,耐水湿,制做家具、农具、胶合板等用,枝条可编筐,树皮称“秦皮”,中医用作清热药。落叶乔木,高达10-12米。树皮灰褐色,裂皱浅细。羽状复叶对生,有长柄,小叶3—7,通常为5,卵形,罕有长卵形或宽卵形,顶端1片最大,长8—11cm,宽3— 4.5cm。春末开浅绿色小花,与叶同时开放,成顶生及侧生圆锥花序,花单性,雌雄异株或杂性,花萼细小,4裂;无花冠;雄花有2雄蕊;雌花具上位子房,花柱细长,柱头2浅裂,蒴果窄长倒披针形,小坚果位于翅的基部,花期5月,果期8—9月,白蜡树是生物蜡的重要来源。
产于南北各省区。多为栽培,也见于海拔800-1600米山地杂木林中。越南、朝鲜也有分布。
本种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甚广
主要经济用途为放养白蜡虫生产白蜡,尤以西南各省栽培最盛。贵州西南部山区栽的
白腊树
枝叶特别宽大,常在山地呈半野生状态。性耐瘠薄干旱,在轻度盐碱地也能生长。具有绿期长、树形美观、大枝少、小枝丰富细长、叶片狭长光滑、生长快等特点,适宜城镇造林绿化。由于绿期较长,当年新枝浅绿色,会给晚秋的都市增加一片绿意,延长了树木的防护、生态效益,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生长迅速,萌芽抽生早,可提前形成绿色景观,更早地取得防护效益。再加之干性明显,树形美观,林相整齐,大大地增加了城镇及行道的美化效果,提高了绿化水平。植株萌发力强,材理通直,生长迅速,柔软坚韧,供编制各种用具;树皮也作药用。
本种最迟于18世纪末期已引入印度、日本以及欧洲和美国。模式标本采自原产中国引种于印度的植株。[1]
树皮(秦皮):苦、涩,寒。清热燥湿,收敛,明目。用于热痢,泄泻,带下病,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叶(白蜡树叶):辛,温。调经,止血。 花(白蜡花):止咳,定喘。用于咳嗽,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