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虾塘综合利用-虾、贝混养

   日期:2015-11-05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03    
    一、混养品种及池塘条件  
       
    1、混养品种  
       
    对虾与贝类混养是根据虾贝的不同生活习性特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其在同一水体中形成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提高虾塘综合经济效益。  
       
    虾贝混养的对虾品种主要有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等,实行单茬或两茬养殖。贝类品种主要有缢蛏、泥蚶、青蛤、文蛤、毛蚶、菲律宾蛤仔、牡蛎及海湾扇贝等。 
       
    2、混养方式及位置  
       
    (1)缢蛏、泥蚶、文蛤等品种适宜在中央滩面上底播养殖,除缢蛏需筑畦外,其余品种划成10-12宽的大块即可,块间留有0.5米的沟距,以便播苗和平整时管理检查。  
       
    (2)毛蚶、菲律宾蛤仔除在中央滩上底播外,也可在边滩(除四角外)少量底播。  
       
    (3)牡蛎可在环沟或中央滩面采用桥式、筏式养殖。  
       
    (4)海湾扇贝可在环沟或深滩上挂笼养殖,也可在达到一定规格后底播养殖。  
       
    3、池塘条件  
       
    进行虾贝混养的虾塘除具备一般对虾养殖塘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虾塘应具有环沟或纵沟(指混养穴居贝类),沟、滩面积比为1:3-1:4,环沟深在60厘米以上,中央滩面平坦,略有斜块更好,以利排水干露。  
       
    (2)虾塘底质要求泥沙质或沙泥质,混养蛏、蚶、蛤等穴居性贝类,底质以泥为主,软硬适中,过硬对这些贝类钻穴不利,过软对它的摄食、生存不利。例对缢蛏较理想的是上层为软硬适中泥,中下层为泥沙相混或沙泥相混的底质,对泥蚶以含泥90%、含沙10%的软底质为佳。  
       
    (3)虾塘滩面水深要求80-100厘米,不能少于70厘米,养殖扇贝、牡蛎的虾塘,滩面水深要求在100厘米以上。  
       
    (4)虾塘海水比重要求1.008-1.022,最适1.010-1.020。  
       
    二、放养前准备工作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除中国对虾养殖前正常性工作外,对穴居性贝类,在放苗前20天就应做好虾塘和场地整理、曝晒滩面、清吸淤泥、翻土除杂、开沟排水。建造蛏畦(缢蛏混养)等工作。  
       
    1、清淤除杂:中央滩凡含腐植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及杂草、大型绿藻(浒苔、刚毛藻等)的滩面,均不适于贝类的生活、生存,在放养前必须清除,以改善滩面底质条件,有利虾贝生长。  
       
    2、翻整滩面:一般穴居贝类宜放养于中央滩面养殖。放养前15-20天,把养殖滩面翻松,深度15-25厘米,并耙细,整平,按不同的养殖品种建好畦田。养殖缢蛏的滩面,平整后划片分隔成一垄一垄的蛏畦,畦宽3-3.5米,长依滩面而定,畦沟宽度为0.5米,深0.2-0.3米,畦面略有弧度,利于排水干滩。养殖泥蚶、青蛤等品种,可将滩面划成10-12米宽的大块,块间留有0.5米的沟距。  
       
    3、药物清池:清池主要是除去虾池中的敌害和病菌,常用的清塘药物有茶籽粉、生石灰和漂白粉等。茶籽饼浓度15-20ppm,有效期2-3天,还有施肥作用;生石灰浓度375ppm,药效期10天,漂白粉50-80ppm,药效期1天。生石灰、漂白粉不但能杀灭有害蟹、细菌、寄生虫和藻类,且清塘效果较好。  
       
    4、培育基础饵料:虾贝混养池,必须重视基础饵料的培育,以使早期虾贝幼体有丰富的饵料生物,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其方法是:在贝苗放养前15-20天,进水20-30厘米,每亩施氮肥5公斤,磷肥0.5公斤,分2-3次投放,掌握少施勤施的原则,每次可按1ppm(克/吨水体)氮和0.1ppm磷泼洒,前期3-5天,后期7-10天一次,使水色保持黄绿色或浅褐绿色。施肥不仅要少而勤,而且要掌握“三不施”原则,即水色浓不施,阴雨天不施,早晚不施,晴天中午施。  
       
    三、放养  
       
    对虾一般每亩放苗1-2万尾(0.8厘米),混养贝类面积应控制在虾塘总面积20-25%左右,不能超过30%。过量放养不利于对虾及贝类的生长,甚至还易引发病害。  
       
    1、缢蛏苗放养  
       
    (1)时间:蛏苗播苗时间一般要早于虾苗15天左右(3月底至4月底,4月上旬为旺放期)最迟也应在虾苗3厘米前放养完毕,否则蛏子养成率很低。  
       
    (2)蛏苗质量及规格:放养的蛏苗要选择壳体完整,色泽鲜明,壳面呈半透明状,个体肥实,大小均匀无杂质的优质苗,规格要求5000-8000只/公斤,以4000-6000只/公斤为佳。(若先放养对虾,再养蛏,蛏苗规格为2000-3000只/公斤)。  
       
    (3)密度:规格4000-6000只/公斤的蛏苗每亩放养20-35万只。  
       
    (4)方法:可采用露滩播苗法和浅水播苗法。露滩播苗法即先排水干露出蛏畦,将苗均匀撒播于蛏畦上,播放完毕后进水;浅水播苗法即在蛏畦留有10厘米左右浅水,再播苗。蛏畦四周20厘米左右的深面不宜播上蛏苗。雷雨、发雾天不能播苗。蛏苗放养后,每天保持滩面干露2-3小时达3-5天,促进蛏苗深潜穴居,提高蛏苗养殖成活率。  
       
    2、泥蚶苗放养  
       
    (1)时间:泥蚶的放苗期在对虾全部收捕后的11月下旬至翌年3月,最迟也要先于对虾放养一个月左右。  
       
    (2)质量及规格:泥蚶因产区不同,品种上稍有差异。大致可分为北苗(产自山东、江苏),本地苗(产自浙江沿海)及南苗(产自广东、广西一带)。北苗呈斧口状,放射肋粗且壳稍黑;本地苗斧口状不明显,放射肋细而壳色白;南苗呈圆口状。在虾塘内养殖以北苗生长最快,本地苗次之,南苗较慢。放养规格以每公斤600-1000颗为宜。不宜放养规格300-400颗/公斤的三龄蚶,因该规格蚶在夏季产卵后死亡率较高。  
       
    (3)密度:规格为600颗/公斤的蚶苗每平方米可放450颗,即每平方米0.75公斤,每亩500公斤。  
       
    (4)方法:一般采用浅水播苗法,均匀播放于事先已翻耕耙平的滩面上。  
       
    3、毛蚶、青蛤、文蛤、菲律宾蛤仔苗放养  
       
    (1)时间:这4个品种可在4-6月初放养,一般比虾苗迟放苗,养成成活率较高。  
       
    (2)密度:毛蚶苗1万粒/公斤,每亩放40-45万粒。青蛤苗300-400粒/公斤,每亩放20-25万粒;菲律宾蛤仔苗,8000粒/公斤,每亩放45-50万粒。  
       
    (3)方法:均匀播放于事先已翻耕耙平的滩面上即可。  
       
    4、海湾扇贝苗放养  
       
    (1)时间:一般在6月底至7月中旬前,壳高达0.5厘米即可放入暂养笼暂养,壳高达2-2.5厘米的苗即可放入养成笼养殖。  
       
    (2)密度:每亩10万粒。  
       
    (3)方法:养殖方式有笼养和底播二种。笼子是用若干片直径30厘米,盘厚0.3厘米(0.5-1厘米小孔数个的圆盘)外包网衣而成,一般笼有5-7层(随水深而定),经暂养后的苗可放入养成笼养殖,每层放壳高2.0-2.5厘米苗40-45粒,笼以吊绳悬挂于环沟或中央滩的竹架上,要求笼底层不触泥,顶层在水下30-40厘米;底播法是将经过笼内暂养,壳高2.3-3的贝苗撒播于中央滩面或部分边滩养殖。  
       
    5、牡蛎养殖  
       
    (1)采苗时间:5月下旬至6月下旬。  
       
    (2)密度:每亩10万粒。  
       
    (3)方法:混养方式有桥式养殖、筏式养殖两种。桥式养殖,用水泥条或石条二种,其长、宽、厚分别为100×5×5厘米或100×20×7厘米,养殖时将附有蛎苗200粒以上的水泥条或石条排列在虾池中滩面上,6-7条(块)为一组,顶端紧靠一起,以防下沉,组间距50-60厘米,列间距200厘米左右。橡皮条筏式养殖,筏架设置,在池堤边滩或中滩中打桩固定,以绳束拉紧作浮绳,用塑球或毛竹作浮力,橡皮条用吊绳连结于浮绳或毛竹上,筏架距2-2.5厘米,吊绳间距0.6-1米。  
       
    四、养成管理  
       
    1、水质管理:虾贝混养塘,前期要求以施肥,添水施肥肥水为主,换水为辅的原则,以保持水质,涂质(对穴居性贝类)肥沃而不老化为宜。对蛏、蚶等穴居性贝类,在虾苗放养前,最好每周能使养殖滩面干露二次,每次2-3小时,促进蛏、蚶苗潜穴深居(下雨、发雾天不宜干露)。中后期要求水质保持肥而新鲜,无污染。为确保水质和涂质的稳定性,尽量注意投饵和换水的关系,虾苗放养后的水质管理,可按照“对虾养成技术规范”进行,使塘内水质适宜于所混养的贝类。在7-9月的高温季节,提高塘内水位,保持滩面水深80厘米以上。根据水质状况,适当加大换水量,换水宜在早晚进行,若是中午换水,要防止滩面出现“盆子水”,保持滩水30厘米以上,防止高温烫死蛏、蚶等贝类。  
       
    2、投饵管理:按常规投足对虾饵料,且质量一定要好,保证对虾吃饱,以免对虾断饵受饥饿去捕食贝类。投饵必须严格执行“定质、定量、定点、定时”的四定原则,对虾饵料绝不能投放在养贝区域,否则要引来对虾食贝类和残饵料污染养殖贝类,引起贝类死亡。以配合饵料为主的混养虾塘,若塘水贫瘠,可适当追施一些肥料或增投些新鲜饵料,以利水质,涂质肥沃、稳定。 
       
    3、虾塘混养的扇贝,8-9月间正值扇贝生长快速期,要加快分笼和加强网笼的清洗工作,促进扇贝生长。底播的扇贝,有的漂搁在边滩高处的应及时捞入水中,以防干露时间过长而死亡,在暴雨后要注意虾塘比重变化,扇贝的比重不能低于1.013,否则会全部死亡。混养的牡蛎,要经常注意水泥条、石条是否倒伏、筏架是否牢固等工作,同时还应根据水温气温状况,调整挂养水层等。  
       
    4、盖网、盖汪:虾蛏混养,为确保缢蛏不受对虾等危害和促进缢蛏长成,还须做好蛏畦盖网,“盖汪”工作。1.蛏畦盖网;在养殖前期待虾体长至4-5厘米,缢蛏体长3厘米以上时在蛏畦上复盖直径为1-2厘米,由单丝或双丝二股、三股聚乙烯编织成的防护网,网规格与蛏畦一样大小,可直接贴于蛏畦上,也可罩盖在离蛏畦涂面10-20厘米左右高度,使对虾无法进入缢蛏的生活区,达到保护缢蛏正常生长的目的。2.蛏畦“盖汪”:在养殖后期,特别是对虾收获后,对蛏畦涂质硬贫瘠、敌害生物洞穴过多、涂面坑洼不平整等所采取的必要措施,通过“盖汪”能起到修整涂面、维持涂面平整结实,破坏敌害生物洞穴,填塞汪泥而把部份敌害生物赶走,并把老化表泥层打破,起到增加缢蛏饵料作用。“盖汪”时间可选择在对虾二茬放养间隙进行,方法是将“汪泥”从畦沟处推到蛏面上。  
       
    5、注重防病:在养成期间,要注意严防敌害生物和虾病的发生。对于虾病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做好无病先防,有病积极诊治原则,采取“治底、治水、治虾”的三治措施。有关虾病防治措施参阅对虾养殖章节。采用药物防治时,对选用药物和用药量要虾贝同步考虑。虾蛏混养可选用3-4ppm的漂白粉,7-8ppm的茶籽饼。但虾、蚶混养的塘就不能选用茶籽饼,因茶籽饼对含血红蛋白的蚶有致死作用。  
       
    6、轮养轮作:虾与蛏、蚶等穴居性贝类混养塘,经过几年续养后,往往会出现贝类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等状况。这与滩涂长期滥养滥用有关。为确保贝类有较佳和更适宜的生活栖息场所,促进贝类稳产高产,除每年虾、贝收获后翻耕、曝晒、冲洗滩涂,加强清淤清污等工作外,还必须实行贝涂的轮养轮作,一般养一至二年轮换一次,即将原养贝滩涂与原投饵滩轮流交替使用或采取结合更换贝类养殖品种等方式进行。  
       
    五、收获  
       
    混养贝类的起捕,应根据其规格、肥满度、市场行情及虾塘的维修、清淤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1、缢蛏:虾塘混养的缢蛏,一般养殖3-5个月,壳长5-6厘米,每公斤80-90只即可起捕,早的6-7月份,迟的8-9月份开始起捕,但一定要在当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份前收捕结束。一般可结合利用虾塘排换水的间隙进行采捕,另一种是对虾收获后,集中时间采捕。  
       
    2、泥蚶、毛蚶:虾塘混养的蚶,一般经6-8个月养殖可达商品规格,从立冬至翌年清明都是收获季节,而以小寒至大寒最为肥满,且气温低可久藏远些。起捕方法,一般在对虾收捕之后,排干塘水,用蚶耙将蚶带泥扒入蚶袋中洗净即成。  
       
    3、菲律宾蛤仔:虾塘混养的蛤仔,养殖8-10个月可收获,一般春节前后起捕。  
       
    4、青蛤:混养的青蛤养殖5-6个月可以起捕,在当年9-10月份起捕,规格可达60-70只/公斤,市场销路较好。  
       
    5、文蛤:5月份放养2.5厘米小苗,经5个月养殖,可达出口商品规格(壳高4厘米),即可起捕。方法是在收虾排干水后,用锈耙和小铁锹翻出起捕。在淤泥多的虾塘养殖,往往壳皮发灰或黑,花纹不清晰,无光泽,经2-3天阴干后,即可脱去灰黑色。  
       
    6、牡蛎:虾塘养蛎,一般在7-8个月后蛎壳可长达8厘米,即可收获。蛎肉最肥满是在冬春两季,应在这季节中收获。  
    
    7、海湾扇贝:对虾起捕后,11月份以前水温10℃以上时仍适宜扇贝生长,此时还是海湾扇贝加厚增重的有利时节,还应将扇贝留在塘内养至11月底收获。此时扇贝壳高4-6厘米,内柱粒重可达2-6克,出柱率约为体重10-14%。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