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
1、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叶斑病、根腐病及生理性病害。
2、主要虫害有:茶黄螨、蚜虫、白粉虱、烟青虫、斑潜蝇等。
二、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
1、轮作和土壤消毒
青椒连作加重各种病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可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年。保护地栽培可在夏季高温时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然后覆盖地膜,持续晒10—15天。苗床可用50%多菌灵拌土,每立方米床土用药50—80克,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可用50%多菌灵或75%甲托1千克,拌细土撒匀后翻地。也可用福尔马林200倍液喷湿地表面盖膜1周,放风2周后播种或定植。
2、选用抗病品种
抗、耐青椒病毒病的品种有:洛椒10号、湘研11号、湘研16号、中椒4号以及以色列的麦加玛、玛奥、利昂等。
3、培育无病壮苗
(1)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10—15分钟,注意要不停搅拌,当水温降到30℃时停止搅拌,再浸种4小时,可预防真菌病害;用10%磷酸三钠溶液常温下浸种20分钟,捞出后清水洗净浸种催芽可预防病毒病;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小时,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4%拌种,或25%甲双灵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3%拌种,预防真菌性病害。
(2)春夏或夏秋育苗覆盖防虫网,防蚜虫、白粉虱危害,可预防病毒病。
(3)适时播种,培育壮苗,控制苗床温湿度,白天温度不超过30℃,夜间不低于15℃,注意苗床通风降湿,及时分苗,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带出苗床深埋,并处理病穴。
4、实行科学的田间管理
(1)保护地内采用高畦栽培,并覆盖地膜,应用微滴灌或膜下暗灌技术。保护地设施采用无滴膜,加强棚室内温湿度调控,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避免阴雨天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尽量防止叶面结露,以控制病害发生。
(2)及时整枝、抹杈,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摘除下部失去功能的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拉秧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染病。
(3)设施内晴天上午适当晚放风,使棚室温度迅速提高,当温度升30℃时,再开始放风;当温度降到20℃时,关闭通风口,延缓温度下降;夜间最低温度保持在12—15℃,以防灰霉病发生。
5、生物防治
(1)保护地内可设置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对黄色有趋性的害虫;也可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白粉虱。
(2)使用2%菌克毒克(宁南霉素)200—250倍液在发病初期防治病毒病;使用1%农抗武夷菌素150—200倍液在发病初期防治灰霉病。
(3)使用0.9%虫螨克4000倍液防治斑潜蝇、菜青虫等,或用10%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茶黄螨及叶螨。
(4)使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细菌性病害。
6、化学防治
因青椒属于持续采收蔬菜作物,化学防治必须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浓度、施药方法用药。要避开采摘时间施药,应先采摘、后施药。采收前7天严禁使用化学杀虫剂,应首选生物制剂或天敌控制。要尽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1)疫病防治。定植后可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以保护,15天1次。发病初期可喷洒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可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间隔7—10天1次,连续2—3次。棚室还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公顷每次用药3—4kg。
(2)炭疽病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7—10天1次,连喷2—3天。
(3)灰霉病防治。移栽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幼苗。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4)病毒病防治。可用1.5%植病灵10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200—300倍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液与爱多收5000倍液混合喷雾防治。
(5)蚜虫、白粉虱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灭杀毖4000倍液喷雾防治。
(6)斑潜蝇防治。可用73%克螨特乳油2000—2500倍液、12.5%必林3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600—8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