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病原菌为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侵染茎叶和果实,是影响产量较重的一种病害。叶片染病后,自叶尖或叶缘沿叶脉呈“v”字形水浸状,后变浅褐色,有时可见轮纹。有时病斑上有灰白色霉状物产生。果实染病多自残花或柱头处先发病,病部水渍状,白绿色,稍凹陷,后期病部有灰白色霉状物产生。地表茎染病后,先呈水渍状,后变浅褐色,稍凹陷,有时有轮纹或有霉状物产生。造成地表茎染病的主要原因是前茬作物的病残组织遗落土壤中,在适宜的环境条件再次侵染所致。
在保护地内防治灰霉病,可采取生态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生态防治:
①选择晴天上午浇水,然后及时增温和放风排湿。②尽量加大棚膜与地面的夹角,以利增强透光强度,并减少水滴,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③及时摘除开败的残花和柱头,减少初次侵染。④经常清除棚膜表面尘埃,以利增温透光。⑤定植后及时覆盖地膜,以利降低空气湿度。化学防治:提倡以防为主,花前即开始用药。目前比较理想的药剂是嘧霉胺系列。一是40%隆利可湿性粉剂,该药具有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成本较低,而且便于冬季保管。使用浓度为1000倍液,二是40%施佳乐800―1000倍液。使用这两种药剂,应避免高温时喷药和喷药量过大,喷布均匀即可,以免产生烧叶或出现褐斑叶等药害。为了防止植株产生抗性,应与其他农药交替使用。其他药剂如,50%多霉灵或65%甲霉灵与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混合液400―800倍;50%速克灵与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混合液400―800倍液;50%农利灵,800―1000倍液,50%扑海因800―1000倍液等。以上药剂在使用上应视病情轻重程度来掌握使用浓度和间隔时间。除此之外还可结合腐霉利烟剂熏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