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1981年用江津乌尖百作母本,内源作父本杂交经逐级试验选育而成.
一、特征特性:顶叶紫褐色,成熟叶绿色。叶片心脏形全缘。蔓短约120~150cm,蔓紫褐色。薯块短纺锤形,薯皮淡红色,光滑、薯肉浅桔红色或黄红色,熟食味佳、商品性好,加工薯脯和全粉效果好。结薯早,100天商品薯可达80%左右。萌芽性好,烘干率25~27%,较抗黑斑病,不足之点为耐旱性较差和茎叶易早衰。
二、产量:在1985年品比试验中,亩产鲜薯2017.4kg,较对照徐薯18增产34.4%。1986年参加省预试,平均亩产鲜薯2335kg,较对照徐薯18增产16.3%,列第一位。1986―1988年与南薯88同期参加长江流域区试,七试点三年平均亩产鲜薯1898.39kg,较对照增产16.796。1994―1996年参加省区试早熟组,八试点平均、栽后l00天收获亩产鲜薯1375.9kg,虽仅较对照南薯88增产2.2%,因早熟、质优,通过省区试。1997年进行省内生产试验,在1997年大区生产试验中鲜薯平均亩产1104.0kg(100天收挖),较南薯88增产17.3%;薯干亩产304.1kg,增产14.296。1999年通过省品审会审定。
三、栽培要点:
(1)该品系蔓短、萌芽性好、苗期应加强8h水管理,促进苗多苗壮。
(2)本田宜5月下旬至6月初栽插,密度每亩3500~4000株。
(3)根据该品系耐早性较差和品质优的特点,最好安排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低台位或城郊种植,由于早熟性强,茎叶易早衰,栽时宜重施有机堆肥和栽后一月及时追肥,以利茎叶生长和薯块膨大。
(4)若以商品薯为种植目的,则最好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