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田土壤培肥技术
棉花与草木犀或苜蓿豆科绿肥作物套(轮)作。每年6—7月份灌水前在棉田套种草木犀或苜蓿,棉花收获后草木犀或苜蓿越冬,第二年春季棉花播种前翻入土壤。
施用棉籽粕或畜禽粪等有机肥。棉花播种前每公顷基施棉籽粕6000千克或牛羊鸡粪肥7500千克以上。另外每公顷备用1500千克棉籽粕(堆制腐熟),于棉田灌第一水前开沟追施。
二、品种和种子的选择
根据有机农业认证标准中禁止采用转基因品种、合成物质处理种子以及尽可能使用有机种子的要求,经四年的试验示范和生产,确定中棉所35为当前较适宜的有机棉种植品种。
种子加工采用机械脱绒,不用任何化学物质处理。除第一年无法获得有机种子外,从第二年起全部种植上一年生产的有机棉种子。
三、密度
新垦荒地,土壤肥力低,棉株的个体发育较小,在前2—3年内应靠群体增加总铃数,因此一般采用高密度种植方式,每公顷19.5万—22.5万株;第二年,密度18万株左右;达到中等肥力时,应在12万—15万株。
四、棉花生长调控
1.灌水调控。适当推迟棉田第一水,防止蕾期生长过旺,以后各次灌水也应适期适量,以控制棉株营养生长速度,防止旺长而造成田间荫蔽。
2.去枝叶,适当早打顶、打边心。在棉花现蕾后,及时去除叶枝,有机棉由于禁止使用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棉株营养生长较快,为控制株高和果枝长度,减少田间荫蔽,应适当早打顶、去边心,留果枝8—9个,每果枝留果节1—2个。
五、害虫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进行秋耕冬灌,降低棉铃虫、地老虎等蛹的越冬基数。适时定苗、中耕除草、整枝打杈。剔除重株,可消灭部分害虫的卵和幼虫。
2.生物防治。采用棉花与玉米、小麦、油菜、高粱等地块邻作,或在棉田内、田边、沟旁点种玉米、高粱等诱集作物,为天敌提供适宜的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利用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害虫,如Bt、核多角体病毒具有较强的专一性,对人畜、农作物和天敌无害,不污染环境,对害虫毒性较高,不易产生抗性。或利用性诱剂诱捕成虫。
3.物理机械方法防治。棉田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成虫。在棉铃虫羽化盛期,杨树枝捆成束竖立在田间地头或渠道两旁诱集棉铃虫成虫。苗期可在棉田周围间隔20米处放糖浆瓶一个,诱杀地老虎成虫。棉田周围和中间渠埂放置黄色胶板诱捕蚜虫。
4.使用植物性杀虫剂。在棉花受到直接威胁时,杀虫皂(钾皂)和植物性杀虫剂,如除虫菊、鱼藤酮、鱼尼丁、沙巴草、茶、苦木制剂、苦参碱等,可用于防治害虫。
六、草害防治技术
在棉花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精选种子、施有机肥、合理密植、地膜覆盖、机械和人工除草以及科学合理地与其他作物轮作换茬,改变其生态和环境条件,都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
七、病害控制技术
种植抗病品种,如中棉所35等,不用发病棉田生产的种子,以防止病原菌随种子带入土壤;常规棉田的棉秆禁止带入有机棉田;棉花与其他作物轮作倒茬,使危害棉花的病原菌逐渐减少;施用的棉籽粕等有机肥须经过高温加工处理或高温堆制处理,以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在棉花播种前,进行日光晒种或温水浸种,可起到杀菌的作用;有机棉田和常规棉田混用的机械设备工具,在用于有机棉田时必须进行清洁;在棉田中如发现病株,应拔除以病株为中心1m2内的棉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