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贮藏期病害包括生理病害和微生物病害。生理病害是因生产或贮藏条件不适或缺乏矿质元素而引起的,微生物病害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染所致。苹果贮藏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如下:
1 生理病害
1.1 虎皮病: 苹果贮藏期主要生理性病害,多数苹果品种易染此病。症状多发生在不着色部位,初期果皮呈淡黄褐色,后期逐渐变深,形成不规则微凹陷状,果皮易破裂,严重时病斑连片,呈烫伤状。苹果采收过早、成熟度较低是虎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过量施氮、树冠郁闭、贮藏后期温度过高等都会加重发病。防治方法:①适当晚采,促进果实着色。②加强贮藏库通风,库内果箱码放不能过度密挤,以防后期温度过高。③用0.25%-0.35%乙氧基喹药液或1000-1 200mg/L虎皮灵浸果,还可用喷有二苯胺的药纸包果,用石蜡油纸包果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1.2 斑点病: 发生在果实表面的生理性病害。
主要是因为果实采前缺肥(特别是磷肥)和采收过早。开始呈各种色斑,绿色品种为褐色斑点,红色品种为黑色斑点。斑点部位易侵入病菌,使果实腐烂。预防办法:生长期增施磷肥,注意防治早期落叶病,尽量不要早采。
1.3 苹果苦痘病: 主要是果实含钙量较低及氮钙比较高引起的,也与成熟期高温干旱、水分失调、修剪过重,贮藏期温度过高有关。发病初期果皮下果肉褐变,果面出现颜色稍暗的凹陷圆斑,绿色品种呈深绿色,红色品种呈紫红色,发生部位靠近果顶。斑下果肉坏死干缩,深达皮下数毫米至1cm,味微苦。后病斑继续下陷,变为深褐色至黑褐色。贮藏初期1―2个月内发病最重。防治方法:生长后期控制施氮量,开花后4~5周喷两次0.75%氯化钙溶液,采收后用2%-6%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浸果5分钟,贮藏温度控制在0℃左右。
1.4 果肉褐变病: 该病多是果实采收偏晚、成熟过度,贮藏温湿度及气调贮藏氧浓度过高所致。通过适时采收,控制好贮藏库温湿度,防止果面结露,用2%-4%氯化钙液浸果等措施加以预防。
2微生物病害
2.1 青霉病: 贮藏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最先发病部位局部腐烂、湿软,呈黄白色,条件适宜时发展迅速,10天后全果腐烂,有特殊霉味。空气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青绿色霉菌,病菌主要从伤口侵染,因此要避免机械损伤,去除带伤果子。贮藏场所要搞好清洁卫生,贮藏前选用1000-2 500mg/L的噻苯咪唑,或500~1 000mg/L的苯米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药液浸泡果实。维持环境低温对发病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2 褐腐病: 多发生在苹果生长后期及采收以后,病菌从伤口侵入,发病后果面先出现浅褐色软腐状小斑,随后迅速扩散,造成全果腐烂。病果表面仍保持饱满状态,并有一定弹性,果面可生出灰白色同心圆排列的菌落。防治方法:生长期清除病果,防止果实裂口、机械损伤,果实近成熟时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喷施。
2.3 苹果轮纹病: 为生长期主要病害,果实染病后潜伏期较长,成熟期及贮藏期高温多湿时易发病,患处有淡褐色同心轮纹,病部稍隆起。以金帅、香蕉等品种发病较重。预防办法:贮藏前要严格剔除病果,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1 000倍液浸泡果实。
2.4 炭疽病: 真菌病害,生长季节借雨水传播,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严重。初呈褐色小点,后逐步扩大,呈同心轮纹状病斑。病部稍凹陷,有苦味。
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均在田间已侵染病菌,生长季节应加强喷药防治。对病害重发园的果实,贮藏前用50%甲基托布津或25%多菌灵500~1 000倍液浸果10分钟。
2.5 环境因素: 苹果贮藏中,环境条件属主导因素,如果温湿度及气体控制不当,会直接影响贮藏效果,应严格控制贮藏环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