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夏玉米间作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

   日期:2016-03-08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25    
    夏玉米间作鸡腿菇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1.夏玉米 

    1.1地块与品种选择 选择土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不渍水的地块。选择株形紧凑,适于密植遮阳的掖单22、农大108等玉米品种。 

    1.2种植规格 为使鸡腿菇出菇期与夏玉米相适应而又不影响播种小麦,应在5月中下旬播种夏玉米,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60厘米,每160厘米的麦畦套种玉米3行,株距28厘米左右,平均行距53厘米,密度约67500株/公顷。 

    1.3田间管理 套种时施土杂肥15000千克/公顷、磷肥1200千克/公顷,为确保夏玉米丰收,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治虫,麦收后及时灭茬、深耕,在小喇叭口期追施尿素600千克/公顷,其他管理措施与大田相同。 

    2.鸡腿菇 

    2.1菌种选择与培养料的配方 选发菌速度快,菌丝生长旺盛,抗性强,耐高温的早熟、中早熟品种,如特白28、CC99等。培养料的配方:①棉籽壳100千克,磷肥2千克,尿素0.5千克,石灰2千克,多菌灵0.1千克,水150千克;②玉米芯(粉碎)100千克,尿素1千克,石灰3千克,多菌灵0.1千克,水160千克;③棉籽壳60%,玉米秸 38%,石灰1%,石膏粉1%,多菌灵0.1%;④玉米秸40千克,麦秸40千克,麸皮20千克,豆饼粉3千克,石灰粉5千克,草木灰10千克,食用菌专用肥3千克,50%多菌灵0.15千克,水180千克。 

    2.2建堆与发酵 目的是通过高温杀死料中的杂菌。将培养料中原料按比例加水充分拌匀,判断最佳含水量的方法是:手握料时,指缝间有水印出但滴不下来为宜。然后堆成高1~1.2米、宽1.5~2米,长度不限的堆,稍加拍实呈龟背状,覆盖草帘或麻袋,如果用塑料薄膜覆盖则要定时掀动,补充新鲜空气。料温达60℃以上,保持10小时,然后倒堆。当温度再达到60℃后,再保持10小时。再倒堆,如此3~4次即可。发完后,摊晾降温。发酵良好的料堆,色泽加重、无异味、含水量适中、不发黏、质感好。 

    2.3播种 鸡腿菇播种时期以玉米拔节至小喇叭口期为宜。播种前1~2天要在玉米大行挖40厘米宽、20厘米深的菇畦,地势低洼的地块畦床要浅些。用分层接菌的方式播种,菌种量约占干料重量的10%~20%。播种时先在畦内浇透水,待水渗完后在菇畦内均匀撒入石灰粉消毒200克/平方米,再喷些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一般用溴氢菊酯10克/平方米。然后将配置好的培养料和掰好的菌种块(大小直径 1厘米左右)分层播入畦内:第一层是菌种,占全部用种量的20%;第二层是培养料,占全部料量的50%;第三层是菌种,占全部用种量的35%;第四层是培养料,占全部料量的50%;第五层是菌种,占全部用种量的45%,菌种要均匀撒入。培养料压实后盖上一层地膜,最后用10厘米厚的湿土将地膜全部盖住,以保持水分。 

    3.田间管理与采收 

    播种后,保持料温22~28℃,温度过高可喷水降温,每天早晚要适当揭膜通风。播种10天左右,注意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如果培养料已变白,证明菌丝已生。隔20天左右待菌丝长满后,把表土、地膜扒掉,5~8天开始出现子实体原基,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这时温度应保持在16~24℃,增加空气湿度,可早晚各喷1次水,干旱严重时可适当增加喷水次数,从出现小菇蕾到第1次采收需4~5天时间。鸡腿菇成熟快,很快会开伞自溶,当菌环刚开始松动就要及时来收,采摘时应整丛采下。第1茬由于营养充足,温湿度适宜,产量最高,一般占总产量40%以上,采完第1茬后要及时清理畦面上的死菇,加强田间管理,此间应经常观察培养料有无污染现象,若发现杂菌污染要及时用无菌小刀将污染处全部割除,并撒石灰粉消毒。隔3~4天便会出现菇蕾,可重复以上管理措施,到玉米收获时鸡腿菇可采收3~4茬。在此期间若遇雨天要加盖农膜。 

    4.效益 

    4.1增加土壤养分 采完鸡腿菇后的废弃料连同大量菌丝体在秋种前一起翻入土壤中,翌年取土化验物理性状和养分含量证明:土壤容重减少2.4克/立方厘米、孔隙度增加8.5%、含水量增加0.8%、有机质提高0.657%、全氮提高0.028%、全磷提高0.033%、速效氮提高26.5毫克/千克、速效钾提高152毫克/千克,改变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各种养分含量。 

    4.2增加产量 在大小行种植玉米套种鸡腿菇的条件下,玉米不仅生长正常,而且培养料在转化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增强了玉米的光合作用,使玉米生长健壮,提高穗粒重和千粒重。间作区比不间作区增产592.5千克/公顷,比对照提高5.7%以上。 

    4.3效益 间作区与对照区比较,间作区玉米平均产量10987.5千克/公顷,鸡腿菇平均产量205027.5千克/公顷,间作效益可提高6倍之多。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