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猪产后不做好护理工作,最易造成9种危害。
1、缺钙:日粮中缺钙或钙磷比例不当,日照不足或缺乏运动时,维生素D原不能转变成维生素D,均可使血钙浓度降低,胃肠蠕动缓慢。若病程长时,还会出现运动障碍。
2、维生素B1缺乏:维生素B1可以兴奋肠胃,使其蠕动和分泌功能加强。当维生素B1缺乏时,可造成胃肠蠕动减弱、胃液分泌量下降、食欲下降和消化障碍。
3、不吃食:主要是因产前饲喂精料过多(尤其是多喂豆饼类),加上分娩时母猪过度疲劳,体质虚弱等,致使消化机能发生紊乱,引起不吃食。
4、产后感染:产后子宫感染,发生子宫内膜炎,母猪腹痛、恶露不尽等病症,影响食欲,出现吃食减少或废绝。
5、栏舍环境恶劣:母猪肢蹄有病,加之产床底网质量较差,过于松软,使母猪肢蹄疼痛不食;卫生较差,床下污粪清理不及时,氨、硫化氢、粪臭等气味刺激,引起不食。
6、产后虚弱:饲养不良,猪体衰弱,元气不足;分娩时间过长,疲劳过度,损伤元气;产时失血太多,致使气血亏损,造成产后虚弱,致食欲减少。
7、饲料营养不足,营养不全,饲料单一,尤其是在哺乳期间,小猪生长迅速,吸吮奶汁多,容易造成母猪缺钙,致使食欲减退。有的母猪还表现干瘦,毛焦,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虚弱症状,主要是缺钙造成的。如病情继续发展,会引起破行或瘫痪。
8、胃肠神经紊乱:多发生于初产母猪,由于疼痛和疲劳,使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高度抑制,胃肠蠕动和分泌功能极度下降,食欲随之下降。
9、其他疾病:如附红细胞体、衣原体、关节炎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引起。
二、母猪怎样做产后护理?
一般情况下,母猪产仔结束后,要注意检查母猪胎盘是否完全排出,当胎盘排出困难时,可给母猪注射一定量的催产素,有助于胎盘的排出。
母猪产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有生殖道炎症,如有炎症,要及时进行消炎治疗。
母猪分娩后身体极度疲乏,往往感到很渴,没有食欲,也不愿活动,这时不要急于饲喂平时的饲料,只喂给稀的热麸皮盐水即可。
产后的头几天,仔猪小而吃奶量少,如果母猪产奶多,就会有剩余的奶留在乳管中引起乳房炎,因此应根据这个特点人为地调节母猪的日饲喂量,使母猪的产奶量随着仔猪需要的增加而增加。母猪产后的日饲喂量应该由少而多地逐日增加,一般在产后4~5天达到其哺乳和自身维持所需的量,母猪自身维持需要的饲喂量参照其妊娠前期的饲喂量,然后,以哺乳一头仔猪增加日粮0.2~0.3千克计算其哺乳需要。除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外,母猪在哺乳期间最好补喂一些优质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苜蓿、胡萝卜等。
三、母猪产后的饲养管理:
1 分娩当天不喂食
由于母猪分娩时间较长,体质消耗较大,精神疲乏,胃肠功能活动能力较差。一般不提倡喂食,可供给足量的饮水,冬季饮温水,适当加盐、电解多维等,必要时可饮麸皮(少量)水。
2 分娩后2~3天喂稀食,并逐渐增加供食量
母猪分娩后2~3天,对哺乳母猪更要注意饲喂方式,由于分娩带来的胃肠功能下降,这时饲喂过度,最易诱发母猪产后不食病的发生,前2~3天要少喂勤添,喂流汁食物。而后逐渐增加饲料供给量,5~7天达到正常饲喂量。
3 母猪分娩后4~5天,注意增加母猪的活动
母猪生产后,由于体质较弱,再加之仔猪频繁的哺乳,这时应当增加母猪的运动,有利于体质的增强,减少疾病,增加泌乳。可采取母猪出圈活动,而后入圈再行哺乳。
4 注射适量药物,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
大部分母猪的分娩时间都比较长,特别是胎衣很长时间暴露外部,甚至胎衣不下,生产后易感染继发子宫内膜炎。一般主张在第一头小猪产出后注射脑垂体后叶素,促进子宫复原,减少出血。产后1~3天,注射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等药物,预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保温的措施很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绪床处加铺垫草,保持舍内清洁干澡,天冷时可在仔猪窝的上方备干草捆,让仔猪钻在干草捆里睡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好。有条件的可采用红外灯泡保温法,一般用250瓦的红外线电灯泡,吊在仔猪躺卧处上方,离地面40-50厘米,可使猪床温度保持在30℃左右。
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7日龄为32-28℃,8-30日龄为28-25℃,31-60日龄为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