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植物体内硝酸盐变化行为,提高植物氮索利用率的研究可望成为控制氮肥流失的突破口,这项独辟蹊径的研究课题已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题。这是近日从土壤学界传出的信息。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每年硝酸盐、亚硝酸盐超标的污染蔬菜产量已达60万吨左右,因而研究植物液泡中硝酸盐控制及转化,对生产绿色农产品、保证大众身体健康有着积极意义。另外,我国化肥使用量较大,每年损失化学氮约900万吨,价值约350 亿元,既造成损失又污染环境。因此,开辟提高氮肥利用率新途经具有重要意义。
据专家介绍,植物体内的硝酸盐主要分布在液泡内,有的作物某些液抱中硝酸盐浓度甚至高达300mol/立方米。在外部硝酸盐浓度达到0.l-10mol/立方米范围内,植物细胞质中硝酸盐的浓度基本稳定在几个mol/立方米,变化幅度很小,因此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波池中硝酸盐浓度的变化。由于硝酸盐的还原发生在细胞质巾,而亚硝酸盐的还原在叶绿体巾进行,硝酸盐从液泡向细胞质的外流和从细胞质向波泡的内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植物对硝酸盐的利用。 掌握了液泡膜上硝酸盐转动系统是如何进行工作的、也就有望控制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进而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基于这种思考,以植物内硝酸盐的分布及其利用作为突破口,成为一个控制氮肥流失的新研究领域。据了解,目前国第一个研究植物细胞质膜电位和波泡膜电位与硝酸盐跨股运输关系的植物电生理实验室已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