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省浦江县植保测报站何云飞撰写的《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的药害及其原因分析》一文记载:近年来各地水稻生产上均有零星的二氯喹啉酸药害发生。受害严重的秧苗心叶卷曲成葱管状直立,移栽到大田后一般均枯死;若成活,所形成的分蘖苗也是畸形的,有的甚至整丛稻株枯死。药害轻的秧苗,茎基部膨大,变硬、变脆,心叶变窄并扭曲成畸形,但移栽到大田后长出的分蘖苗仍正常生长。药害症状一般在施药后10-15天出现。
造成二氯喹啉酸药害的原因:一是施药时间偏早。据试验,在秧苗1叶期以前,尤其是秧苗立针期,即使按常规用量施用二氯喹啉酸,也极易发生药害。在秧苗2叶期以后用药较为安全。二是气候因素影响。在施药前一段时间遇连阴雨、低温,秧苗素质较差,施药后易对水稻秧苗造成药害。三是不同水稻品种对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不同。一般常规稻比杂交稻敏感,秧苗根系不发达的比秧苗根系发达的敏感。三是用药量过高。二氯喹啉酸在用药适期内超量使用,尤其是在秧苗4叶期以前超量使用易发生药害。一般二氯喹啉酸每亩纯药用量不能超过25克(折合50%二氯喹啉酸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