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是热带亚热带高温多湿地区栽培最多的一种优质食用菌。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兼有营养与保健医疗价值,因而备受广大市民青睐。在草菇生产中,培养料处理是栽培成败与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从目前生产情况看,培养料处理主要采用自然堆沤发酵法、常规二次发酵法和简易二次发酵法。为探讨三种发酵处理方法在栽培草菇中的实际效果,广州白云区农科所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供试菌种为草菇品种v6。培养科由废棉(95%)和石灰粉(5%)组成。
2、试验方法试验设三个处理:①自然堆沤发酵法:培养料起堆,自然堆沤发酵3天后翻堆1次,2天后再翻堆1次,至堆沤后第七天将发酵材料搬上床架,料厚10厘米,铺平接种盖薄膜发菌;②常规二次发酵法:培养料起堆,自然堆沤发酵3天后翻堆1次,再堆沤2天,然后将材料搬上床架,料厚10厘米,铺平,关闭门窗,通入热蒸气进行室内巴氏灭菌(二次发酵),在60-65℃下保持12小时,自然降温至料温38℃时接种,盖上薄膜发菌;③简易二次发酵法:培养料起堆,自然堆沤2天,至第三天将材料搬上床架,关闭门窗,将点燃的蜂窝煤迅速移入室内,在65-70℃下保持6-8小时,自然降温至料温38℃时通风、接种,盖薄膜发菌。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用料500公斤、投料面积50平方米。试验期间各处理均不使用农药及其它辅助剂。发菌期(接种后1-5天)气温保持32-34℃、相对湿度70%-80%;出菇至采收期(接种后6-13天)气温保持28-32℃、相对湿度85%-95%。
试验期间调查料温变化情况、病杂菌发生情况和草菇生长速率及产量性状等。
二、结果与分析
1、栽培期间不同处理方法的料温变化
从三种处理方法料温变化情况看,自然堆沤发酵法接种后料温上升快,接种后3天料温升到41.5℃,接后5天揭膜通风抽出菇水后料温仍达到39.5℃,以后降温缓慢,接后9天为35℃,接后13天为31.5℃;常规二次发酵法料温降温较快,接种后第5天抽出菇水温度为35.5℃,接后9天为33℃,接后13天为29℃;简易二次发酵法接种后料温变化幅度较小,接种后5天抽出菇水料温为36.5℃,接后9天为34℃,接后13天为32℃。
2、不同处理方法的病虫杂菌发生情况
从三种处理培养料栽培草菇的病杂菌和虫害发生情况看,自然堆沤发酵法的病杂菌和虫害发生严重,常规二次发酵法和简易二次发酵法除有放线菌发生外,均无发生其它病杂菌和虫害。
3、不同处理方法对草菇形态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三种处理方法的菌丝形态和生长速率调查结果表明,简易二次发酵法菌丝密集,生长速率较快(14.43%);常规二次发酵法菌丝较密,生长速率也较快(14.20%);自然堆沤发酵法菌丝稀疏,生长速率较慢(13.53%)。
4、不同处理方法对草菇出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从出菇情况看,常规二次发发酵法出菇稍早,自然堆沤发酵法和简易二次发酵法均在接种后第7天出菇;简易二次发酵法的产量、生物转化率最高,自然堆沤发酵法最低;从燃料消耗量看,消耗最大的为常规二次发酵法,最少的为自然堆沤发酵法;简易二次发酵和自然堆沤发酵后期草菇均能正常生长,但自然堆沤发酵处理的生长缓慢、简易二次发酵法生长正常,常规二次发酵法后期草菇停止生长、菇体死亡。
试验结果表明,简易二次发酵法表现菌丝密集,生长速率相对较快,产量、生物转化率在三者中最高。其主要原因是该法培养料温度变化缓慢,适宜草菇菌丝生长,同时后期料温较高,使后期菇也能正常生长,获得更高产量。另外,简易二次发酵法属于直接加热法,热能利用率较高,故燃料成本较低。综合分析表明,简易二次发酵法在菌丝形态、生长速率、病虫害控制、产量品质以及处理成本等方面均比自然堆沤发酵法和常规二次发酵法具有较大的优势,是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草菇培养料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