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药不准确。由于农民群众对杂草的种类和除草剂的杀草对象了解不清,不能对草下药,造成部分杂草防效差或根本没有防除效果。
2、麦茬麦秸影响。目前大部分麦田采用机械收割,麦秸麦糠全部散落在田内,麦茬高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且不灭茬就播种玉米,喷施的除草剂药液多粘附在麦茬麦秸和麦糠上,土壤表面和杂草接收到的药液较少,起不到封闭地面和杀草的作用。
3、干旱影响。夏玉米播种期正值高温季节,多旱少雨,喷施除草剂后药液挥发快,难以在地表形成药膜,高温干旱同时也阻碍药剂在杂草体内输送和传导,影响了药效的正常发挥。
4、用药偏晚。目前推广的玉米田除草剂多在杂草5叶期以前使用防效最好,但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防治适期,致使杂草长大,对除草剂耐药能力增强,造成防除效果差。
5、麦田遗留大草。部分麦田杂草防治不彻底,致使杂草长大留至玉米田中,一般玉米专用除草剂对此没有防除效果,造成部分大草没有防效。
6、药液用量少。许多农户为省工省力,在喷施除草剂时加水量太少,一般每亩地用药液15公斤左右,在地面根本形不成药膜,从而影响了药效的发挥。
7、施药方法不当。一是对悬浮剂类除草剂在没有充分摇匀的情况下使用,影响了除草效果。二是采用前进式喷药法,使刚刚喷到地表的药液在还没有形成药膜时就被脚踩坏或粘走,致使脚踩部位继续长草。三是喷药不均匀,有漏喷或重喷现象,未喷到药的地方继续长草。四是晴朗天气中午前后喷施,药液挥发快,药效低。五是风天使用,部分农药飘落田外,有效药量减少。从而影响了防治杂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