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由于种植食用菌效益较好,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但虫害对食用菌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栽培食用菌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弱光条件,而这样的环境条件也适宜害虫的生长繁殖,因此,防治好食用菌虫害较其它农作物更为困难。
1 食用菌虫害发生机制
1.1 食用菌害虫种类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食用菌上的有害生物种类多,危害重,造成的损失大。据最新统计,目前国内食用菌上的害虫达11目、44科、90余种,害螨14科26种。此外,蒋时察曾记录过腹足纲、多足纲、甲壳纲、线虫纲、寡毛纲、哺乳纲6纲的8种生物也危害食用菌。
1.2 影响食用菌害虫发生的因素
影响食用菌害虫发生的因素很复杂,在调查的食用菌昆虫群落中里峪猴头、灵芝、里峪灰树花和平菇的物种最为丰富,金针菇最低。从多样性指数的结果来看,影响食用菌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因素主要有食用菌品种、季节、栽培环境、杀虫剂、人为因素等。
1.2.1 发生与食用菌品种 Kheradmand应用不同的食用菌品种来喂养的腐食酪螨,其生长发育历程有很大的不同,发生时间有较大差异。春季在双孢菇上的发生出现两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末和6月初,这与香菇上的发生非常相似,但在猴头和灰树花上春季第2次高峰发生在6月末或7月初,比在香菇上晚发生1个月,品种不同是主要的原因。
1.2.2 季节的影响 食用菌昆虫种群和群落发生动态具有春秋两季两个高峰期。如平菇厉眼蕈蚊在双孢菇、猴头和灰树花的周年发生有两个危害期,即4-6月份和9~11月份,秋季重于春季。在常年种植的老菇房里秋季一般重于春季、第2年重于第1年,但在新菇房里会有所差别,如双孢菇害虫群落春季重于秋季。不同的害虫也有所不同,危害猴头和灰树花的其他害虫中如菇蚋和异型眼蕈蚊的发生轻重与平菇厉眼蕈蚊相同,而蝇类和菌蚊科的害虫却正好相反,春季重于秋季。
1.2.3 栽培环境 种群动态受栽培环境的影响很大,比如平菇栽培于平原林地,而灰树花等品种则栽培于山区林地;平菇在温室大棚中栽培,温度和湿度都要大于同时期的菇房和废弃油罐,不同栽培环境导致栽培品种生长状况不同。
1.2.4 杀虫剂的影响 目前,化学防治虫害还是我国菇农应用的主要手段。我国常用的低毒或中毒化学杀虫剂防治食用菌害虫;特别是成虫或地面的跳虫)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些地方收效甚微,而天敌种群却受到很大的破坏。长期下去,害虫特别是繁殖力强的蚊蝇类容易产生抗药性,对在培养料深层的害虫幼虫几乎没有作用,其羽化后又使害虫种群数量得到恢复,致使害虫的发生更为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1.2.5 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食用菌昆虫群落的影响很大,食用菌栽培管理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是管理不规范,人员繁杂,随意进出菇房;采菇人员未经过严格的培训,没有不及时处理烂菇、坏菇和丢在棚内的碎菇时,菇房内留下的大量残菇、坏菇为害虫的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害虫种群数量增加,群落多样性丰富。二是灭菌不彻底。三是对虫害的认识不足,未提前在菇房内外做好预防工作,虫害发生后又乱用杀虫剂等等。
2 食用菌害虫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2.1.1 预防为主,源头防治 (1)食用菌培养室应远离仓库、饲养场、垃圾场等场所,周年种植食用菌要求实行接种、培养、出菇三室配套。接种室、培养室应远离出菇场地,选择向阳、通风、干燥的房间,房屋的朝向以东西向为最佳;东西两面开窗前不留遮蔽物,让阳光充分照射,门窗安装纱网。(2)保持栽培场所环境卫生,防止害虫滋生。栽培室的新旧菌袋必须分房隔开存放,绝不可混放,以免病虫传染,栽培工具也要分开使用。露地栽培时应清除残株及附近的枯枝落叶、烂草、砖石瓦块,必要时进行场地杀虫,为防白蚁要挖诱蚁坑或环形沟。(3)药物预防:对发病严重的老栽培室要进行熏蒸消毒。每m3用福尔马林80ml倒入40g高锰酸钾中进行熏蒸,装高锰酸钾的容器要深,容积要比福尔马林大10倍以上。熏蒸时密闭栽培室,2d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24h,再将菌袋堆进培养室。每m3也可用硫磺5g进行熏蒸,密闭48h,再过2d进料。
2.1.2 栽培措施 合理轮作,不同食用菌品种之间同大田作物轮作一样,还可定期换棚种植,这样可以降低病害发生几率。培养料的处理,尖眼蕈蚊全年发生而蚤蝇有冬眠期,这与培养料的灭菌程度和灭菌后的防范措施有关。培养料要发酵腐熟好,且要进行高温消毒,并做好隔离工作。调节好温湿度,使食用菌长势健壮,以增强抵抗力。
2.2 物理防治
2.2.1诱杀法 根据成虫趋光性和对颜色等的趋性进行诱杀。(1)色板诱杀:可用黄板诱杀双翅目、弹尾目等害虫成虫;用灰色板诱杀蛞蝓;另外还可用水诱杀,对跳虫有较好的作用。(2)饵料诱杀:主要用菜籽饼、糖醋液、猪骨和烟叶等诱杀螨类。(3)灯光诱杀:利用灯下悬挂装有杀虫剂容器的黑光灯、荧光灯和紫光灯等诱杀害虫成虫。
2.2.2虫源阻隔法 在菇房门窗安装60目以上喷有除虫菊酯、鱼藤酮等植物杀虫剂的纱窗;山洞、防空洞及地下室的入口处设置一段黑暗空间;在门口撒白石灰或者消毒剂等方法都可阻止害虫飞入,亦可用纸做为物理障碍;另外,对发生瘿蚊的菌袋,可暴晒或撒石灰粉;鳞翅目害虫可人工捕捉。
2.3 生物防治
2.3.1 捕食性天敌 主要是双革螨、粪寄螨、窄蛛螨、寄螨螨类。双革螨只捕食线虫,而粪寄螨与窄蛛螨的食性都很广,能捕食眼菌蚊、瘿蚊和小杆线虫。其它还有黑狭胸步甲和彩蚊猎蝽。
2.3.2 寄生性天敌昆虫 据报道,姬蜂可寄生小菌蚊蛹,瘿蜂可寄生蚤蝇蛹等。
2.3.3 昆虫病原线虫 昆虫病原线虫具有再利用、保护蘑菇基质和长时间抑制眼蕈蚊的能力,其对眼蕈蚊自然种群的控制效果为60-65%,强于除虫脲。英国以斯氏线虫和异小杆线虫研究最多,且斯氏线虫已商品化,粪蝇的专性寄生物霍氏线虫研究也很热门。据Fenton等报道,斯氏线虫在防治尖眼蕈蚊时需要一定的应用策略,以便优化防虫效果,这些都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进行模拟应用。毛蚊线虫Otio品系对寄主的侵染力最高,对复接的寄主幼虫的致死率可达75-85%,芫菁夜蛾线虫bejing品系对初龄幼虫有63.3%的致病率,但持效性差。虽然生物方法防治效果也较好,但现在还达不到与最好的化学防治方法一样有效的程度。
2.3.4 昆虫病原细菌 苏云金杆菌可用于防治瘿蚊、造桥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
2.3.5昆虫病原真菌 真菌中的菌寄生物、绿僵菌、帮斗哈菌和节丛孢菌等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病毒的研究现在主要是在鳞翅目害虫上,双翅目的研究还较少。
2.3.6信息化学物质 (1)性外激素:用于干扰昆虫的活动规律和行为。厉眼蕈蚊和粪蝇的外激素(林汝楷,1999)已被发现,但尚未有应用的报道。(2)蘑菇菌丝的代谢副产物草酸钙有驱虫作用,芥子酸具有拒食作用,将其施用到食用菌填料中,可对金翅刺眼菌蚊达到50%的防效。
2.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还是目前最主要的防治措施之一。(1)熏蒸法:在种菇前用56%磷化铝片剂在菇房密封熏蒸2d,可杀虫95%以上且不影响菇体生长,但要及时喷水。(2)喷雾杀成虫:食用菌专用杀虫剂(I型)、敌敌畏、二嗪农、速灭杀丁等防虫效果也很好,但后3种伤菇严重,而辛硫磷、氯氰菊酯、敌百虫等伤菇且残留期长。(3)培养基中拌杀虫剂杀卵和幼虫:杀虫剂与填充物处理相结合在防治前期和对害虫后代效果很好。如White用环丙氨嗪和除虫脲防治金翅刺眼菌蚊是所试药剂中最有效的,同时多重处理比单一处理能更好的降低菌蚊种群,其中环丙氨嗪的三重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害虫的前期世代,注意处理时应避开作物的收获时间。
3 小结
食用菌害虫种类繁多,种群结构复杂,对其种群动态和群落特征的研究是必要的,在防治上我们应选用低毒高效杀虫剂、尽量采取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加快对害虫研究进度,据国外研究,某些食用菌本身就有抑制害虫危害的物质,如果能从中提取出此类物质并得以应用的话,这对食用菌发展就更具有优势;另外,应用遗传学进行转基因和遗传育种来培育抗虫品种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