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袋料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达到了1.5亿袋,产值达到了4亿多元,黑木耳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但随着栽培规模的扩大和栽培期的延长,加上异常气候的影响,黑木耳病虫危害越来越重,轻者减产,重者绝收,农民生产效益参差不齐,平均袋产值为3~4元,差的亏本,最好的袋产值达到9元。笔者对龙泉市黑木耳生产情况进行长期观察和思考,认为造成黑木耳栽培效益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危害。现将袋料黑木耳生产过程发生的主要病虫危害和防治对策总结如下。
1 袋料黑木耳生长期间发生的主要病害
1.1 生理性病害
1.1.1 发菌慢 症状:接种后,菌丝虽然萌发,但不吃料或吃料后生长速度很慢。
原因分析:① 装袋时间太长或灭菌升温太慢,料袋变酸;② 培养料水分太多,或颗粒太小,导致料袋缺氧;③ 早秋接种温度过高,晚秋接种气温过低;④ 木屑中含槐、樟等油脂芳香类木屑,或所用的木屑含杀菌剂或油漆等化学物质。
防治措施:① 控制每灶灭菌数量在5000袋以内,装袋至灭菌升温100℃时间控制在8h内,气温高时用碳酸钙或石灰将培养料pH调节到7;② 科学配制培养基,颗粒粗细搭配,含水量在55%~60%;③ 选择无芳香味、无油脂,不含杀菌剂、油漆等新鲜的木屑配制培养基。
1.1.2 接种块不萌发 症状特征:接种后菌种不萌发,几天后接种块布满绿色霉层,培养料内毛霉等杂菌开始蔓延;② 菌丝萌发慢,呈很淡的灰白色,菌丝在料内生长纤弱、无力,生长速度缓慢。
原因分析:① 菌种处于高温或缺氧的条件下培养,菌丝活力下降,或菌龄太长;② 料袋灭菌后没有充分冷却。
防治措施:① 选择菌丝纯白,粗壮,在良好的条件下培养,菌龄在35~45d的菌种;② 料袋灭菌后料心温度降至28℃以下方可接种。
1.1.3 菌丝稀疏 症状:菌丝在料内生长纤弱、无力,生长速度缓慢,颜色呈灰白色。
原因分析:① 种性退化、菌种老化或菌种在高温或缺氧的条件下培养;② 培养料水分偏低,颗粒细,通透性差,酸碱度不适;③ 培养环境温度过高,通风不好。
防治对策:① 菌种选择、培养料配制参照上述防治措施的要求;② 长江以南地区安排在9月上、中旬~10月上、中旬接种,使用人工措施控制培养室温度在24~28℃ ,并加强通风。
1.1.4 退菌病 症状:发生于菌棒发菌后期或后熟期完成刺孔后。表现为原来浓白菌丝体逐渐变淡,料袋变松软,耳料脱壁、变黄,最后出现黄水。
原因分析:① 菌棒培养后期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28℃,引起高温烧菌;② 菌棒刺孔后,菌丝代谢活动旺盛,菌棒温度大幅度升高,引起高温烧菌。
防治对策:① 培养后期环境温度不超过25℃,改耳袋“#”堆叠为“▽”堆叠,并加强通风;② 选择气温25℃以下时刺孔,刺孔后及时散堆,并进行强通风,或直接排场。
1.1.5 干孔病 症状:耳袋刺孔后,孔内菌丝不能恢复,大量菌丝枯萎、死亡,刺孔处呈黑点状。原因分析:耳袋刺孔后直接排场,遇高温、大风等干燥天气,菌丝不能恢复。
防治对策:① 选择低温(20℃以下)、阴雨天刺孔;② 刺孔后在培养室内恢复7~10d,在气候适宜时排场;③ 刺孔后直接排场,需采取在畦沟内灌水或在畦床表面喷水的办法提高空间湿度,若菌棒排场后出现连续出现7d以上的高温晴热天气,可采取在离菌棒2m以上高处平行架起一层遮阳网,并朝菌棒喷少量洁净的雾状水保持刺孔口湿润,促使菌丝恢复。
1.1.6 袋壁耳 症状:菌棒排场后,耳芽和成耳不在刺孔中正常出耳,而是在袋壁下大量形成耳芽,而后受杂菌污染导致菌棒腐烂。
原因分析:① 刺孔中菌丝死亡(见“干孔症”);② 料袋装料时过松,造成料、袋脱开;③ 菌棒培养时受高温或后熟过度,造成料、袋脱开;④ 排场后温度不适(过高或过低)、外界空气湿度过低。
防治对策:① 菌棒培养从前期(28℃以下)到后期(25℃以下)要逐渐降温;② 菌棒菌丝满袋后,后熟7~10d,在适宜气候下及时排场;③ 在20℃以下排场,排场后要通过在畦沟灌水或畦面喷水的方法提高空间湿度,保证耳芽正常诱导。④ 配制培养基时,保持含水量在55%~60%。
1.2 真菌性病害
1.2.1 木霉病 症状:该病多发生于菌丝培养期,排场期及春季出耳后期的菌棒上。培养期发病表现为在接种口或菌棒内出现绿色点状或斑块状,很快发展成片状,出现绿色霉层;排场期发病表现在早秋气温较高天气排场,菌棒靠近地面底端或下半侧出现块状的绿色霉层,逐渐向中上部蔓延,发生整支菌棒腐烂;春季发病多发生气温升高多雨天气,整支菌棒发生绿色霉层而腐烂。
原因分析:① 采用淀粉含量高的稻谷、麦粒或玉米制作的原种转接生产种,生产种培养后期易受到杂菌感染,而使菌种本身带菌;② 使用老化或活力弱的菌种生产;③ 培养料使用棉子壳或大颗粒原辅材料配制,未预湿导致灭菌不彻底;④ 生产场所、灭菌场所、冷却场所、接种场所、培养场所病菌基数高,通过空气传播;⑤ 接种人员双手和接种工具在使用前未按规定操作而传播。
防治对策:① 避免使用淀粉含量高的原种、生产种生产菌棒;② 使用新鲜、干燥的木屑等原辅材料配制培养基;大颗粒的原辅料使用前须先预湿;严格按规定配方,避免加入过多的富氮物质(如麸皮);③ 料袋灭菌后要堆放在干净场所密闭冷却,保持接种室和培养室内的卫生和干燥,定时进行消毒,遇连续阴雨天气,采取撒生石灰的方法吸湿;④ 选择24℃以下天气排场,排场后耳芽长出前遇高温或大雨天气,采取架设遮阳网或薄膜等设施遮阳遮雨;⑤ 尽量在翌年4月上旬前采收结束。
1.2.2 青霉病 症状:症状与绿霉病相似,发生时斑块比绿霉大,色泽比绿霉病稍深。
原因分析:青霉感染,原因与绿霉相似。
防治对策:同绿霉病。
1.2.3 毛霉病 症状:发生在接种后的3-10d,表现在接种穴的周围出现纤细、色淡的白色菌丝,生长迅速,5~7d即可达到碗口大,有些出现黑色孢子。木耳菌丝能生长,但速度慢。
原因分析:毛霉感染。该菌以孢子形式传播,主要存在与原料、土壤和发霉的原辅料中,在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条件下发生极快。
防治对策:① 菌种、原辅材料选择处理及生产场所的清理消毒同木霉病的防治对策;② 料袋灭菌后要充分至料心的温度降至28℃以下接种。
1.2.4 链孢霉病 症状:发生初期,接种穴或袋破损口的四周出现纤细棉絮状的菌丝,感染后1~3d即可出现橘黄色粉末状物质,并在料袋破口处形成橘黄色或白色粉团,很快就在菌袋间蔓延。出耳期发生于排场期遇高温高湿天气,表现在菌棒刺孔口出现白色粉团。
原因分析:① 菌种带菌,由于袋料黑木耳菌种在高温季节制种,棉花塞受潮、菌种袋有破口等感染了链孢霉;② 生产环境有玉米芯、未经处理的废弃料等;③ 菌棒刺孔后菌丝未恢复就排场,遇高温高湿天气,引发病害发生。
防治对策:① 菌种、原辅材料选择与处理同木霉防治对策;② 生产场所远离污染源,彻底清理生产环境中上季生产留下的废弃料、废菌袋、霉变的果实及玉米芯等淀粉含量高的物质;③ 选择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气温下降至25℃以下排场,菌丝恢复之前不能朝菌棒直接喷水;遇下雨天气,要腾空架设薄膜防止雨水直接进入刺孔口;⑤ 已经发生链孢霉感染的菌棒,先用柴油浸湿棉花团,然后将棉花团直接按压在感染部位,并用湿报纸包裹感染菌棒搬至其它场所隔离处理,防止孢子四处飞散相互感染。
1.2.5 黄曲霉病 症状:多发生于在7-8月高温天气制袋的菌棒内,菌丝成熟期短,感染后1~3d即可出现微黄色或暗黄色霉层,并使木耳菌丝停止生长、消失,最后黄色霉层占领整个料袋。
原因分析:① 原辅材料不新鲜,发生霉变;② 栽培环境不洁;③ 采用大颗粒的原辅材料或使用棉子壳配制培养基,事先未预湿,或菌棒堆叠不当,蒸汽不畅通造成死角灭菌不彻底而引起。
防治对策:① 木屑、麸皮、棉子壳等原辅材料需充分干燥后堆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② 栽培环境清理同上;③ 每灶灭菌数量控制在5000袋以内,菌棒堆放要保持蒸汽畅通,棉子壳要充分预湿后配制培养基。
1.2.6 根霉病 症状:发生在菌丝培养期间,初侵染时无明显的菌丝生长,只有匍匐于表面的呈蛛网状的菌丝,危害后期在料袋壁上出现黑色小点,手按菌棒有粗糙不平的硬粒感。
原因分析:黑根霉感染,发病原因与毛霉相似。
防治对策:① 菌种、原辅材料、生产环境选择与处理同木霉防治对策;② 发病料袋用pH10.0以上的石灰水进行处理可抑制。
1.3 细菌性病害
1.3.1 黄水病 症状:木耳生产种和菌丝培养阶段均可发生。发病初期木耳菌丝能正常生长,但表现为未端生长不整齐或有明显的缺刻,中、后期随着细菌的繁殖,木耳菌丝停止生长,并在袋壁或料面产生黄色分泌物(黄水),最后致多种真菌(如木霉、青霉)的继发感染使菌棒发生腐烂。
原因分析:主要由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等一大类耐热性细菌感染引起。① 菌种隐性带菌;② 料袋接种时,无菌操作不规范;③ 培养料灭菌不彻底;④ 培养基中淀粉和蛋白质过高;⑤ 培养过程昼夜温差、阶段性温差过大发生冷凝水沉积,导致细菌感染。
防治对策:① 选用菌丝未端生长整齐、菌丝密集,分布均匀,无缺刻无黄水、适龄的菌种生产菌棒;② 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规程;③ 严格按规定配方,避免加入过多的富氮物质(如麸皮)或粮食类原料;④ 培养过程控制恒温培养。
1.3.2 流耳病 症状:耳片呈自溶态势变成胶质状流体流下。症状一般从耳片边缘开始出现,逐渐向耳根发展,最后使整个耳片变成胶质流体。
原因分析:多种细菌引起。温度超过25℃、高湿度、通风不良、喷灌水不洁、害虫侵食等也是重要诱因。
防治对策:① 选择气温25℃以下天气排场;② 采用无污染的深井水、山泉水或溪水喷灌;③ 采用干、湿交替法补水,加强通风;④ 耳场使用前杀虫、灭菌,出耳过程保持出耳场地的清洁;⑤ 耳片成熟后及时采收,清理耳根;⑥ 出现流耳时,要及时清理病耳,停止喷水,用石灰粉杀菌。
2 主要害虫
2.1 多菌蚊症状:主要发生在菌丝培养期间菌棒脱去套袋后,成虫在接种穴或刺孔口产卵,幼虫孵化后,从接种处逐渐取食孔口四周的菌丝,表现出退菌现象,肉眼可见在耳袋中出现白色或橘红色小虫,中后期菌丝逐渐消退,同时并发多种真菌和细菌污染,从孔口流出黑色渍状的液体,直至菌丝完全死亡而使菌棒报废。
原因分析:多菌蚊成虫多发生在污染培养料、腐败耳片上,适宜于中低温(15~25℃)生活环境,成虫产卵于接种口或刺孔口,孵化后幼虫在料袋中生长。
防治对策:培养室远离猪圈、鸡场、废弃料等污染源,在使用前,对接种室、培养场所及四周进行彻底清理,并用菇净等杀虫剂喷杀。
2.2 螨虫症状:多发生于菌丝培养期间,危害耳袋的主要是木耳卢西螨和浦螨。在受害耳袋的接种口和培养料中,出现白色透明鱼籽状颗粒(即膨腹体阶段),为木耳卢西螨危害;接种穴或刺孔口出现退菌现象,耳袋外壁出现成堆的粉未状物,为蒲螨危害。
原因分析:① 害螨通过麸皮等原材料或昆虫等进入生产场地;菌种带螨;不洁环境(水、土壤和工具)传播。
防治对策:① 菌棒接种场所、培养场所要远离污染源及原辅材料堆放场,采用在培养场所四周设排水沟,并灌流动水的方法可切断螨虫通过爬行侵入;② 严格挑选菌种,禁止使用带螨菌种。③ 培养场所要彻底清理,并用磷化铝密闭熏杀;菌棒脱套袋前用菇净等杀虫剂杀虫2~3次;④ 生产工具使用前用菇净等杀虫剂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