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我国14个省的食用菌产区发生的双翅目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危害食用菌主栽品种的双翅目害虫以多菌蚊、眼蕈蚊、瘿蚊和蚤蝇为主,在不同的品种、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所表现出的危害各有不同。根据南北方菇房的种类,提出了“小环境控制+成虫诱杀”“、黄板监测+成虫诱杀+生物制剂”和“黄板监测+生物制剂+安全性药剂”三种途径来综合控制双翅目害虫对食用菌的危害。
关键词 双翅目 食用菌 为害特性 综合控制
食用菌在栽培期间会遭受到多种的害虫侵害,据统计有15个目90[1]多种昆虫和动物直接取食菌丝和子实体。其中双翅目害虫达11个科27个种[1]的昆虫与食用菌生产关系较为密切,它是多品种的食用菌栽培期遭遇最直接和最严重危害的害虫种类。双翅目害虫的典型特征:体小至中型,口器多为舐吸式,具膜质前翅一对,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幼虫无足,蛹多为围蛹。害虫侵害的品种多,食性杂,虫体微小,隐蔽性强,繁殖量大,暴发性强。食用菌栽培期遭遇双翅目害虫侵害后,出现培养基腐烂、杂菌滋生;菌丝减少或腐烂;子实体出现斑点、孔洞、干枯、萎缩、死亡等现象。
我国季节性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在栽培期均遭遇双翅目害虫危害,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有效地控制双翅目害虫的危害,研究对双翅目的主要种类进行了多点监控,采用多种途径进行综合防控,经多年多地试验积累,初步形成了一套双翅目害虫的防控模式,为食用菌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
1 双翅目害虫种类与分布
1.1 虫害监测点双翅目害虫优势种 在2009年-2011年,针对我国食用菌主产区双翅目害虫的发生情况,分别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福建、浙江、江苏、黑龙江、北京等5个省市,建立7个品种的病虫动态监测点,采用诱虫黄板和诱虫灯诱虫的方法,观察各监测点双翅目害虫的发生情况。监测结果显示多菌蚊、眼蕈蚊、瘿蚊和蚤蝇发生较多,危害较重(表1)。
1.2 主产区双翅目害虫分布 在10个省的主产区进行了通过两年多在西藏、北京、甘肃、河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四川、云南等14个省份中的26种食用菌品种栽培过程中主要虫害种类和危害性调研,并采集样本进行分类鉴定。发现双翅目害虫分布于我国食用菌的大部份区域(黑龙江未发现),其中多菌蚊、眼蕈蚊、瘿蚊和蚤蝇为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种群。
表19个监测点双翅目害虫表现
监测点 品种 监控方法和时间 双翅目种类* 为害状
福建漳州 毛木耳 黄板,11-4月 多菌蚊*眼蕈蚊*中华新蕈蚊*瘿蚊* 斑点、幼耳萎缩死亡
福建龙海 双孢菇、草菇 黄板、诱虫灯,11-6月 菌蚊*、蚤蝇、瘿蚊 退菌菇体孔洞
福建罗源 秀珍菇 黄板、诱虫灯,3-11月 多菌蚊*、瘿蚊 退菌蛀柄幼菇干枯死亡
福建古田 茶树菇 黄板、诱虫灯,1-10月 多菌蚊* 退菌蛀柄幼菇干枯死亡
浙江松阳 黑木耳、香菇 黄板,11-5月 多菌蚊* 退菌、流耳
黑龙江海宁 黑木耳 黄板,5-7月 未见
北京门头沟 平菇 黄板,3-10月 多菌蚊* 蚤蝇、瘿蚊 退菌、菇体孔洞
江苏泗阳 双孢菇 黄板,9-6月 多菌蚊*、瘿蚊 退菌、菇体孔洞
江苏南京 平菇、双孢菇 黄板、诱虫灯,3-12月 多菌蚊*、蚤蝇*、瘿蚊 退菌、菇体孔洞
注:*表示当地的危害优势种
2 双翅目害虫危害特性
我国近年来季节性栽培的食用菌品种达30多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栽培季节的安排多以气温变化数据为依据,多季节多品种栽培体现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由于栽培设施具有一定的调温作用,菇房可周年多品种轮种,造成了双翅目害虫不断增加,危害也随之加重。通过试验观察,双翅目害虫在不同的品种、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所表现出的危害各有不同。
2.1 双翅目害虫对不同品种的危害 经多年栽培观察和多地多品种虫害调研,更深入地了解了双翅目害虫的危害性,目前所栽培的30多个食用菌品种中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双翅目害虫的危害,但随着品种的特性差异其危害程度也有所不同。
以不同菌类双翅目害虫受害程度依次是:虫生菌>草腐菌>木腐菌;以不同温性品种受害程度依次为:高温菇>中温菇>低温菇;以各品种间受害程度依次为:蛹虫草>秀珍菇>茶树菇>灰树花>金针菇>草菇>金福菇>姬松茸>长根菇>四孢蘑菇>双孢蘑菇>平菇>榆黄菇>鸡腿蘑>银耳>白灵菇>杏鲍菇>滑菇>黑木耳>毛木耳>香菇>大杯蕈>猴头菌>真姬菇>球盖菇>竹荪>鲍鱼菇>茯苓>虎奶菇>灵芝;其中竹荪、鲍鱼菇、茯苓、虎奶菇、灵芝等5个品种在栽培中危害较轻或未见受害,此现象与这些品种的培养料、菌丝特异性及子实体的结构不适宜双翅目幼虫所需营养有一定关系,也使得这些品种免受危害。
2.2 双翅目害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危害 双翅目害虫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中出现不同的种类。菌蚊科中的古田山多菌蚊[2](Docosia gutiuushana)较耐低温,适温性广,在0~26℃的菇房内生存,并随着气温的升高,世代周期缩短,代数增加,危害加重,因此,多菌蚊分布区域广泛,从南到北都易出现。眼蕈蚊科中的闽菇迟眼蕈蚊[3](Bradysia minpleuroti Yang et Zhang)属中温种类,适宜温度15~26℃,因此,在南方的秋冬季常出现危害,年发生2~3代。瘿蚊科中的真菌瘿蚊[4](Mycophila fungicola)较耐低温,在5~25℃温度期间,可以母体繁殖,3~5d繁殖一代,每只雌虫产约20条幼虫,在南方的冬春季和北方的春夏季易出现危害。蚤蝇科中的短脉异蚤蝇[Megaselia curtineura(Brues)]耐高温,是高温期的主要害虫,气温15~35℃为活动期,随着温度上升,世代周期缩短,危害加重。随着双翅目害虫不同种类在全年不同时段的出现,形成了双翅目害虫的周年性为害。
2.3 不同栽培方式双翅目害虫危害 不同栽培的方式双翅目害虫也表现出不同的危害程度。经发酵后的棉子壳或是粪草培养料,在发菌期易引诱菇蚊产卵;只经淋湿处理的棉子壳或稻草在发菌期不易吸引蚊蝇产卵危害。在稻菇轮作的区域或是一年只栽培一期的食用菌品种,双翅目害虫不易产生严重性危害,并且易于控制,但在多年连续栽培的菇房,害虫繁殖加快,世代重叠,危害严重且不易控制。
3 双翅目害虫综合防控途径
双翅目害虫分布广,危害重,是季节性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害虫,只有将双翅目害虫控制在不影响产量的程度下,才能保证栽培产量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在建立虫害监测的同时,积极探索双翅目害虫的多途径防控技术,经不断的试验积累和总结得出,采用多项防控措施的合理搭配和单项技术集成,能有效地控制双翅目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我国食用菌栽培面广量大,各地栽培设施各有不同。例如,在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砖混蘑菇房和大型的毛木耳或秀珍菇菇房,均以降温通气为依据建造;在中部和北部的菇棚多以冬季的增温和保温为依据建造。根据南北方菇房的种类,设计并示范了3种双翅目害虫的防控模式。
3.1 “小环境控制+成虫诱杀”技术集成 针对北方钢架大棚冬天保温,夏天降温的需要,设计了以70目密度的防虫网围罩大棚,加诱虫灯或粘虫板诱杀棚内成虫的方法用于控制双翅目类害虫。以北京平菇基地为例,在6月防虫网围罩日光温室大棚,棚内的平菇正值发菌期,菇棚外的菇蝇成虫被阻拦在防虫网外,棚内出现少量的害虫可通过挂诱虫灯或黄板的方法控制,此项集成技术使用期,在栽培期的6个月中,虫害虽有少量发生,但不造成危害。双翅目害虫防治效果达85%~95%,危害率控制在3%以下,产品达无公害或绿色标准。70目密度防虫网在夏季围罩大棚后,能通气还能雾化雨水,增加大棚的湿度;棚顶不需覆盖薄膜,只需加盖两层遮阳网或草帘即达到遮阳的作用,到了需保温时在防虫网上覆盖薄膜即可。防虫网使用寿命一般在7~10年。
3.2 “黄板监测+成虫诱杀+生物制剂”技术集成 南方砖混蘑菇房和西南地区的露地小拱棚、大型毛木耳或秀珍菇菇棚,均以降温通气为基础建造,防虫网覆盖易影响通风效果,成虫易飞入菇棚产卵为害。鉴于无小环境控制的特点,以粘虫黄板监测虫害种类和世代的周期,选择在成虫的羽化期开启诱虫灯诱杀成虫,根据粘虫黄板上的成虫量信息,掌握在成虫的羽化始期对室内的菇床或菇袋喷施生物制剂Bti[5],初孵化的幼虫取食毒蛋白后中毒死亡,5~7d后显示出药效。此项集成技术使用,可使双翅目害虫防治效果达85%~95%,危害率控制在2%左右,产品达无公害或绿色标准。施用Bti1500倍量,持效期达10d以上,1000倍量,持效期达25d以上,500倍量的持效期达45d以上,以施用1000倍量较为经济。
3.3 “黄板监测+生物制剂+安全性药剂”技术集成 对于田野山坳栽培地棚,在无电源使用诱虫灯时,可采用诱虫黄板+生物制剂Bti+安全性药剂的组合方式,多项措施结合控制害虫为害,药剂可选择使用具安全低毒的甲阿维菌素、菇净或灭蝇胺杀虫剂,多种药剂轮换喷施,防止出现抗药性,可将双翅目害虫控制并兼治其它种类害虫。
4 研究展望
长期以来,我国食用菌栽培遭受双翅目害虫危害,单项的化学防治措施未能全面见效,往往是带来了农药残留的后遗症。如何安全有效地控治双翅目害虫对食用菌的危害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人们多年的努力,防治方法日益增多,防治水平不断提升,多项防控技术集成已成为目前防治双翅目害虫的主要技术措施。食用菌的虫害以双翅目类害虫为主,而双翅目害虫的控制也可以说明栽培水平的整体提高,标志着我国食用菌栽培水平又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
病虫防控研究是栽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国食用菌生产设施简陋,栽培粗放,生产中“缺医少药”的问题,应加快新型安全有效药剂的筛选研究,同时积极寻求安全有效和经济实用的农业控制方式,针对多种栽培模式和不同品种提供出更加经济、安全和有效的虫害综合防控模式,早日应用于食用菌产业。
参考文献
[1]黄年来,林志彬,陈国良,等.中国食药用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433-441.
[2]宋金俤.食用菌病虫图谱及防治[M].江苏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7-59.
[3]罗佳,庄秋林.福建食用菌双翅目害虫的种类、为害及防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3):237-240.
[4]黄年来.食用菌病虫诊治(彩色)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93-109.
[5]杨怀文,杨秀芬,张金霞.栽培食用菌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2010,2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