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食用菌链孢霉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

   日期:2016-07-05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19    
摘要 通过对本区食用菌链孢霉发生为害情况调查研究,总结出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为有效防治链孢霉为害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 链孢霉 症状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链孢霉(Neurospora spp)又叫脉孢霉、串珠霉、红色面包霉,俗称红霉菌,常见的有粗糙链孢霉(Neurospora crassa)和好食链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是食用菌生产中主要的竞争性杂菌之一。其生活周期短,扩散蔓延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中和禾本科植物上,尤其在玉米芯上极易发生,主要以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传播力极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3d后整个生产场地的菌棒都布满了链孢霉红色孢子,变成“满堂红”,常使菌棒造成毁灭性损失,遭受灭顶之灾,且殃及临近菇棚,影响下一季食用菌的生产开展。近年来,河南召陵新区积极推广玉米芯栽培平菇、金针菇、鸡腿菇、双孢蘑菇等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玉米芯的大量使用,造成橙红色或粉红色的链孢霉泛滥成灾,成为我区食用菌生产发展主要的技术瓶颈问题。为此,笔者深入万金、郭庄、栗门张、赤中店等食用菌专业村,对链孢霉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初步摸清了其发生特点,总结出多项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菌的传播与为害。
  1 发生特点
  1.1 发病症状 链孢霉能污染所有菌种及培养料。被污染的菌种或栽培料,初期长出灰白色纤细菌丝,生长迅速,几天后在培养料表面形成橙红色或粉红色的霉层,特别是棉塞受潮或塑料袋有破洞时,橙红色的霉层呈团状或球状长在棉塞或塑料袋外,霉层厚度可达1cm左右,稍有震动,便散发到空气中到处传播,污染严重时3~7d可使该批菌棒全部报废,造成重大损失。
  1.2 病原菌 链孢霉隶属于子囊菌亚门、粪壳菌目、链孢霉属,食用菌生产中发生的链孢霉主要是粗糙链孢霉和好食链孢霉,有性阶段在人工培养基质中少见,主要以无性阶段为害食用菌,在培养料中生成己酸乙酯,可以闻到类似于水果的香味。链孢霉菌丝透明,有分枝和分隔,且疏松,呈网状,无色、白色或灰色。气生菌丝(也叫产孢菌丝)能够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形或近球形,成串悬挂在气生菌丝上,呈橘红色。大量分生孢子堆积成团时,外观与猴头菌子实体相似(图1)。
  1.3 发生规律 链孢霉是一种好气性微生物,在无氧或缺氧时,菌丝不能生长,孢子不能形成;氧气充足时,分生孢子形成快,一般5~7d即可长满菌棒(图2),菌丝生长至菌棒一半即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或包住整个棉塞,或冲破袋壁向四周扩散。链孢霉菌丝在25~36℃生长最快,且在25~30℃其孢子6h(小时)内即可萌发菌丝,分生孢子可耐高温,干热可耐130℃的高温,而湿热72℃时加热4min失去活力。链孢霉主要以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是高温季节发生的重要杂菌,7~9月是其盛发高峰期,该菌来势猛、蔓延快、为害大,一旦发生,便是灭顶之灾。
  2 发生原因
  食用菌生产是一种繁琐的农事操作,工序较多,方式粗放,妇女儿童都可参加,任意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污染的发生,所以要想避免链孢霉的为害,就要对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发生污染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2.1 封口材料与塑料袋欠佳 封口材料(棉塞)受潮、过松或破漏和塑料袋破损,是造成此菌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封口材料(棉塞)沾染培养料、受潮或灭菌不彻底以及塑料袋破损,空气中的链孢霉分生孢子会随空气沿瓶、袋壁侵入料袋造成污染。
  2.2 菌种和玉米芯质劣 菌种菌龄越长,菌丝生命力越弱,易被链孢霉污染,且玉米芯是链孢霉最喜欢的培养基质,使用时更要慎重,应选用新鲜、干燥、不霉变的原料。
  2.3 分生孢子抗逆性强 链孢霉分生孢子在25~30℃下6h内即可萌发菌丝,分生孢子干热可耐130℃的高温,且经过高温处理后,原料中除含有链孢霉的分生孢子外,还有子囊孢子,相比于分生孢子而言,它的耐高温能力更强。通常培养条件下,子囊孢子不萌发,但是热激发能够打破休眠促其萌发。
  2.4 栽培过程操作不当 灭菌不彻底,接种及培养环境卫生条件差,接种用具不清洁,工作人员无菌操作不严密等,都会使链孢霉感染几率大大增加。培养料含水量偏高,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发菌室温度较高以及通风不良等都易使链孢霉大量滋生。
  2.5 其它可能发生的原因 塑料袋厚度不适宜,装袋过松或过紧,老鼠咬食,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程操作,菌袋运转时未轻拿轻放,刺破菌袋,未避开夏季高温期,以及初秋加辅料过多等也可导致链孢霉的发生。
  3 综合防治措施
  所谓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各项综合措施预防链孢霉的发生,而不是使用单一的方法,以便创造有利于食用菌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生长的条件。
  3.1 树立防治意识 食用菌生产是一个短、平、快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房前屋后都可生产,只有在栽培的前、中期有效地控制链孢霉的滋生,才能使污染的概率降到最低。因此,一定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意识,适时采取措施预防链孢霉的发生。
  3.2 挑选优质菌种和菌袋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抗病能力强、菌龄适宜、无污染的优质菌种,有利于接种后尽快形成生长优势,抵制链孢霉的侵染;袋应选择厚度0.5~0.6㎜,没有微孔,或者采用双袋制作法(接种后,在菌袋外面再套上一个袋,封好口),降低栽培袋污染率。
  3.3 搞好环境卫生 搞好环境卫生是有效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它防治技术获得成功的基础。要创造有利于食用菌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要把原料库、拌料室等感染区与菌种室、接种室、培养室、出菇棚等易染区隔开,并定期清扫、消毒,对于污染的菌袋要带出菇房烧毁或深埋,每一季栽培结束,应彻底清扫、灭菌消毒。
  3.4 栽培操作严格规范 ① 培养料要选择无虫、无霉变的新鲜培养料,陈年原料在用前要进行暴晒。② 配料时应添加 2%的生石灰和0.1%的多菌灵粉剂,同时要控制麸皮、米糠、玉米粉等富含氮源辅料用量,生料栽培时培养料最好经高温发酵5~7d。 ③ 灭菌时,要先排净冷空气,保证有足够的压力和时间,锅内菌袋的排放不可过紧,以免蒸汽不畅,谨防菌袋破损,防止棉塞受潮。 ④ 夏秋季接种时,接种箱和接种室每次接种前应当打开紫外灯照射30min,且操作人员的手和接种器具都要消毒,接种动作要干净、利落,并加大用药量,保证接种无菌操作。 ⑤ 发菌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高温、高湿的环境易污染,夏秋季每隔7~15d用甲醛或硫磺熏蒸消毒1次,每天通风1~2次,保持室内干燥,室内潮湿时及时撒生石灰粉排湿消毒,且发菌期间应减少人员出入,避免空气流动带入链孢霉分生孢子。 ⑥ 出菇期勤观察,多观检察,一旦发现链孢霉污染,首先减少通风,这样可以减少空气的流动,从而降低其分生孢子的传播速度,其次不要随意搬动污染菌棒,以免造成扩散蔓延。
  3.5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应遵循最低限度原则,交替使用多种杀菌剂,减缓链孢霉抗性的产生。如果发现有链孢霉污染菌棒,不要轻易触动污染物,应用双层40%二氯异氰尿酸钠(克霉灵)或0.1%来苏儿浸湿的纱布包裹菌袋小心清理到室外深埋或销毁。对瓶外、袋外已形成的橘红色孢子团,切勿用喷雾器直接对其喷药,以免链孢霉分生孢子扩散。同时用70%甲基托布津WP或50%多菌灵WP800倍液对菇房彻底消毒。注意:对发菌后期受害的菌棒,一般不要轻易报废,可将污染菌棒埋入深30~40㎝透气性差的土壤中,经10~20d缺氧处理后,可有效减轻病害,菌袋仍可正常出菇。
  4 小结
  链孢霉是我区食用菌生产中的大敌,一旦发生,损失惨重。为此,食用菌整个生产过程来不得半点马虎,只要我们牢固树立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做到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熟练掌握好各项关键技术,牢牢绷紧每一根弦,完全能够远离链孢霉的危害,即使发生污染,也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加于控制,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