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双孢蘑菇常见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日期:2016-08-08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62    
菌丝徒长      病状:播种后菌丝营养生产过旺,绒毛状菌丝生长致密,浓密成团,严重时形成菌被,不形成子实体、不出菇、推迟出菇或形成气生菇。  病因:这种现象常发...
  菌丝徒长 
   
  病状:播种后菌丝营养生产过旺,绒毛状菌丝生长致密,浓密成团,严重时形成“菌被”,不形成子实体、不出菇、推迟出菇或形成气生菇。
  病因:这种现象常发生于蘑菇调水以后,或菇房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换气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如播种期偏早,播种后长时间处于25℃以上温度,利于菌丝生长而不利于实体的形成。
  防治方法:
  1、选用种性良好的菌种,适时播种。
  2、调水不要过轻,细土喷水不要太急,要在早晚凉爽时喷水。
  3、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的温、湿度,抑制菌丝旺长。
  4、发现菌床土层冒出大量气生菌丝时,应减少喷水或停止喷水。
  5、已结成菌被的应及时用竹签或刀片在菌被上扎几个小洞或用刀将菌被划破,结合喷重水、加大通风量,以增强菌丝的透气性,促使菇蕾生长。 
   
  菌丝萎缩 
   
  病状:蘑菇播种后,菌丝能够萌发但不吃料。
  病因:在培养料太湿、太生、氨气浓度大、被杂菌侵染或外界气温太高等不良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受抑,造成菌丝萎缩死亡。
  防治方法:
  1、适时播种,最好避开高温期,因菌种质量差而引起的菌丝萎缩,要及时重新播种。
  2、在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时播种。
  3、培养料发酵腐熟要适当,添加氮肥要在堆料或第1次翻堆时加入。
  4、培养料在进房后要认真消毒灭菌,防止杂菌、害虫入侵。
  覆土调水后菌丝不上土
  病状:覆土后5-10d菌丝不上土,呈灰白色、细弱,严重者土层表面见不到菌丝,甚至料面发黑。
  病因:调水过急或过大,水渗入培养料,造成料层与土层菌丝脱节,产生“夹层”;调水后温度连续几天超过25℃,通风不良,菌丝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缺氧状态,菌丝活力减弱、衰退;调水过少,或菇房保湿性能差、通风过量使土层过干;覆土后喷药过多或过浓产生药害;覆土酸碱度差异大。
  防治方法:选择适宜的覆土材料,调节pH值在7.7~7.9。覆土后调水适宜,掌握先湿后干的原则,在覆土2~3d内,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把覆土层的含水量调足,以刚浸透土层而不渗到培养料层为宜。喷水时,打开门、窗通风几小时,让土层表面的水吸收掉,至表土不粘手为宜。以后几天根据土壤干湿情况喷水,不干不喷,保持“见干见湿”。
   
  地雷菇 
   
  病状:出菇过早,菇生在料里,从粗土下部破土而出,菇柄长、畸形,菇盖上有泥,出菇参差不齐。
  病因:覆土的土粒过粗过大、土质过硬;细土覆太晚,结菇太早;菇房温度过低,菌丝上土困难;出菇期通风太少而通风不良,室内CO2浓度超过0.3%,容易引起子实体生长发育不良,产生各种各样的畸形菇。
  防治方法:
  1、覆土材料应选择疏松透气、干而不散、保水性强的壤土或沙壤土,并注意土粒大小适中,一般以粗土粒蚕豆大、细土粒黄豆大为好。
  2、覆土要及时。
  3、适时喷水及加强通风,促菌丝在粗土之上、细土之下生长。
  死菇
  病状:现蕾后,成片菇蕾变黄、萎缩、死亡,尤其在第二批菇以后更容易发生。
  病因:出菇密度大,营养供应不足;菇蕾米粒大小时直接打重水,引起死菇;高温高湿,二氧化碳积累过量,幼菇缺氧;培养基过干,覆土含水量过小;低温季节喷水量过多,导致菇体水肿黄化,溃烂死亡;机械损伤,采菇时周围小菇受到碰撞;栽培过程中温差过大;病原微生物侵染和虫害泛滥;用药不当产生药害等。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根据季节及菇房条件,注意通风换气、保温降湿,合理用水,创造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采菇时小心,不要伤害到幼菇;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硬开伞 
   
  病状:蘑菇子实体在尚未成熟时菌盖与菌柄就分离裂开,并裸露出淡红色的菌褶。
  病因:温度、空气湿度偏低,床面水分不足;昼夜温差超过10℃以上时,或空气湿度高,土层温度低,子实体发育失调。气温骤变时,发生硬开伞的现象尤为严重。
  防治方法:
  低温来临之前,加强菇房内的保温措施,夜间不宜通风,不让冷风吹进菇房。同时,调节好空气相对湿度,促进菇体各部位均衡生长。保证出菇房空气湿度在85%~90%,促进菇体均衡生长。 
   
  空心菇 
   
  病状:蘑菇菌柄组织不充实,菌柄中心发白、中空。
  病因:产菇旺期菇房相对湿度过低,粗土层过干,使菇体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菌柄中心产生白心。温度超过18℃时,菇体迅速长大,而覆土层粗土粒偏干,菌丝吸收和输送水分受阻,造成菇体组织不充实,菌柄产生白色髓部,甚至出现空心。
  防治方法:
  1、加大喷水量,提高室内空气湿度。
  2、调节好粗土粒的湿度,含水量以25%为宜。
  3、出菇盛产期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土层偏干而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锈菇 
   
  病状:蘑菇表面产生褐色铁锈斑。
 
  病因:出菇期水分管理不当,喷水量过多,湿度超过95%,加上通风换气不良,菇体表面的水分蒸发慢,使有水滴的部位出现锈褐色斑点,影响蘑菇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1、加强菇房通风换气,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2、控制喷水量,喷水时结合喷施“丰产素”或“喷施宝”,可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在喷施后适当通风,以利散发菇体表面的部分水分。
  3、出现锈斑时,应停止喷水,待恢复正常后,再行科学管水。
  鳞片菇
  病状:菌盖上长鳞片,影响质量。
  病因:气温偏低,干湿度变化快,易使菌盖长出鳞片。
  防治方法:出菇期注意保湿,控制好空气湿度,保持适宜的生产条件,避免菇盖发生鳞片。
   
  红脚菇 
   
  病状:菇脚发红,菌盖颜色正常,影响产量与质量。
  病因:气温偏高,料面喷水太多,尤其是收蘑菇前喷水太重,通风不良,易发生红脚菇。
  防治方法:出菇期土层含水不宜过多,采菇前停止喷水,并调节通气量。 
   
  畸形菇
  病状与病因:
  1、皱缩菇:菌盖小,皱缩,菌柄长,质硬。 因温度偏高和湿度过低所致。
  2、大脚菇:只长菇柄,不长菇盖。因通风不良和CO2浓度过高所致。
  3、菌盖上长疙瘩: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冬季,因栽培室内生火增温,造成CO2浓度过高,或栽培袋靠近风口,冷风刺激所致。
  防治方法:
  控制好菇房温度,出菇期最好控制在12~28℃;遇到高温时,要通过洒水和通风降温;出菇阶段给予200Lx左右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适量通风,控制CO2浓度在0.1%以下。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