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中道紫苏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是集产供销于一体的三农服务合作组织。迄今发展社员300余名,基地建设从创建之初的300亩壮大到目前2万余亩,辐射4个区县20余乡镇,带动农户一万余家,亩均增收从400余元增长到目前的700余元。合作社拥有一支来自西南大学、重庆中药研究院、重庆市食品工业协会的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 建成年产紫苏油30吨生产线一条。
合作社遵循“原生态、原地域、非农药、非转基因、非化学肥力”的种植原则,同时以“利用自然、崇尚自然”的要求自律,推崇“环保、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营模式。
一、紫苏的作用
1.药用。紫苏是一种常用中药,叶梗籽皆入药,名苏叶、苏梗、苏子。《名医别录》,《本草纲目》载有“下气,除寒中,其子油良。除寒热,治一切冷气。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止脚气,通大小肠。通心经,益脾胃,煮饮尤胜,与橘皮相宜。解饥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解鱼蟹毒,治蛇犬伤。以叶生食作羹,杀一切鱼肉毒。”等功效,是治感冒的特效药。
苏子油含有丰富的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现代研究证明,紫苏油具有抗血栓,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的作用,对视觉功能和学习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对过敏反应及肿瘤则具有抑制作用。紫苏叶开水冲泡,加白糖在夏天饮用,可增食欲、助消化及防暑降温,还可预防感冒及胸腹胀满。民间用苏梗煮水起到保胎的功用。
2.天然防腐。在黄梅闷热季节,每千克酱油中放入8克左右的紫苏鲜叶,不仅能防腐保鲜,还能增进酱油的营养和风味。用鲜紫苏叶包鱼、肉等易腐食物,将其置于室内通风处,常温下这些东西可保存4~5天。干紫苏还可用来加工酱菜,现民间晒酱时仍加点紫苏用以去腥防腐。做泡菜时,在坛中放点紫苏叶,可使泡菜别有风味。
3.食用。日本、韩国把紫苏叶用于烤肉生吃,也有开发成清酒产品的。国内有企业开发紫苏茶,时令蔬菜等。种子炒制后舂成粉状调成汤圆馅料,或添加入糕点和饼中使用,(www.nczfj.com)起到增香延长保鲜保质期。
二、紫苏油
紫苏油是生吃的油,富含a-亚麻酸和蛋白质、维生素等活性成分以及锌硒镁铁等微量元素。每天需要量5~10毫升即可满足人体必需量。常食可少得病。对孕妇和胎儿脑细胞和视神经细胞发育很有帮助,也可外用于婴幼儿皮肤。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产生大量的脂质垃圾在血管壁堆积,不断加厚,管腔变窄变小,许多器官功能和免疫力都降低。而紫苏油中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在肝脏脱氢酶、碳延长酶、超氧化岐化酶等催化酶作用下代谢成EPA / DPA /DHA/SOD/前列腺环素能等,有效清除低密度脂蛋白等脂质垃圾,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修复血管壁细胞,抑制癌细胞扩散、激活脑神经细胞等,从而降低三高、心脑血管疾病,对预防老年痴呆、抗抑郁症、防止癌细胞扩散、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等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1.食用方法。直接服用、在饮品(酸奶、蜂蜜、牛奶、豆浆等)中加入紫苏油混合食用。蒸烤品:将紫苏油盛入小碟中,拿面包、馒头、糕点等沾上紫苏油食用。低于120℃温度下单独烹调使用或凉拌菜。
2.保存方法。避光:避免置于阳光直射的地方。密封:使用后应将瓶盖封紧,以防与空气长时间接触,造成氧化。低温:打开包装后最好搁置于阴凉处或冰箱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