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梨2000年引入我市,通过高接换头,现已发展到2567公顷,2001年开始挂果。但在生产中发现,黄金梨果实表面容易形成果锈,好果率30%~50%,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发生原因
内在因素:黄金梨果锈的发生与其果皮结构关系密切。黄金梨果实的表皮细胞,不仅外壁加厚,而且向外分泌角质,使细胞壁角质化,并在其外形成角质层。但黄金梨角质层结构并非均匀排列,致密成层,而是结构松散的附着在果实的表皮上。黄金梨这一果皮特点使其容易受到损伤,一旦遇到不良外界环境的影响,角质层破裂,将诱发产生次生的保护组织-木栓层(即果锈),以进一步加强对果实的保护作用。因此,果锈的形成是表皮细胞与逆境相遇产生的一种生理保护性反应的结果。由表皮细胞木栓化或表皮下细胞分裂而产生的木栓组织。
外界因素:引起黄金梨果锈的外在因素,可将其归纳为下列几种,即树体营养不均衡,如在果实,膨大的中后期,施氮过多,使果实内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丰富,促使果实迅速膨大,因果实表皮细胞和角质层跟不上果实膨大的速度,致使发生龟裂而形成锈斑;果园未采用网架等栽培方式,不能固定枝条,幼果果面受到枝扫叶磨,形成果锈;果园郁闭,树冠枝量过大,通风透光差;幼果期用药不合理,喷药次数过多、品种过杂,喷药时喷头压力过大对幼果造成机械伤害;套袋时间过晚,幼果裸露时间过长;果袋质量差,导致果袋不抗雨水冲刷而破损,果袋吸水潮湿后不易干,同时药水、雨水易透过果袋刺激果面,形成果锈;套袋操作不规范,果袋紧贴幼果果面或袋口封扎不严,果袋被风刮摩擦果面,同时雨水、药水易进入果袋,形成果锈。
2、预防黄金梨果锈发生的技术措施
采用网架栽培方式:可采用标准网架或简易网架,如竹竿架等,其架面高度控制在1.8~2.0m,枝条经过吊枝绑缚,各枝间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利用园内通风透光,同时梨果都在网架下面,避免了枝磨叶扫。
加强栽培管理:在重施有机肥的基础上,依据叶、土壤分析,进行配方施肥。按照我市的实际情况,每生产100kg果实,需要施入纯N、P、K各1kg,同时适量补充铁、锌、硼、钙等微肥。果园行间种草或树盘覆草。开展人工授粉、蜜蜂或壁蜂传粉,使得受精充分。精心疏花疏果,选留果形端正、色泽光洁、果柄粗且长、生长在枝条两侧并有叶片遮覆的幼果。在同一花序中,从基部一般选留第2~4序位果其中1个,其余全部疏除。合理负载,盛果期树每667平方米产量控制在2500~3000kg。以上这些措施,可使树体生长稳健,果实生长发育协调,增强幼果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
精心修剪:在整形修剪上,对于改接的大树宜采用开心形,新栽的幼树也可采用纺锤形等树形。在整形修剪时要注意采用冬夏修剪相结合和疏、截、甩等灵活方法,冬剪后每667平方米枝量应控制在3.5~4万条。修剪要细致,并注意更新结果枝组,留壮枝结果,对细枝、弱枝、弱花芽和腋花芽一般疏掉,花枝应占总枝量的30%左右,对多余的花枝可进行破花修剪,以转化为翌年结果枝。
套袋前科学用药:由于幼果期是果锈发生的敏感期,因此,黄金梨坐果后至套袋前应选择高效、对果皮无刺激或刺激性小的无公害杀菌杀虫剂,如大生M-45、甲基托布津(纯)、多菌灵 (纯)、信生、多抗霉素、吡虫啉等,勿用对果皮有刺激性的药剂,如铜制剂、福美类、代森锰锌类等;用药种类不宜超过三种,浓’度要尽量小;喷药时雾化程度要细,喷头距果面不要太近和停留时间过长;配药用水不用硬度高的井水和被污染的河水;喷药时间应在上午9~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避开果面有露水的时候和烈日的中午。药液干后即可进行套袋。
幼果套袋技术:①套袋时间:采用2次套袋技术,应在谢花后10~15天开始套好小蜡袋,在第1次套小袋后40天,不去小袋,直接套大袋。也可只套1次3层纸袋,时间应在谢花后15~30天完成套袋任务。②套袋种类:套袋之所以能阻止果锈的形成,是弱化了外界逆境的刺激强度,因此要十分重视果袋质量的选择。最好购买正规、名牌纸袋。采用套2次袋的,小袋为乳白色蜡袋,大袋为优质木浆纸双层袋。采用套1次袋的,可选用外层黄木浆纸、中层双面黑纸、内层棉纸的3层袋,内层棉纸要求质地光滑柔软,防止套袋时划伤幼果。③严格套袋操作:套时袋要鼓起,果应在袋内悬空,袋口要封扎严密,以防大风甩落、透水、透药,果柄着锈,潜藏害虫等。④套小袋前喷1次药可维持套袋3天,超过3天或遇雨应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