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在蔬菜上的主要寄主有番茄、茄子、马铃薯、豆类、南瓜、白菜、甘蓝等。其中番茄受害最为严重。安庆城郊种植番茄的面积已超过450hm2。每年因棉铃虫危害造成番茄减产3800t。由于菜农对该虫的发生特点尚不了解,时常抓不住防治适期,造成番茄果实被害,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挫伤了菜农种植番茄的积极性。为了科学指导菜农防治,笔者于2003-2006年对棉铃虫在番茄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
1 观察方法
1.1 田间系统观察2003-2006年每年从5月初开始,分别在春番茄(大棚)、夏番茄、秋番茄上进行不断茬的定点调查。每茬选定3块田,每块田对角4点取样,每点5株,根据情况每5d或3d调查1次棉铃虫的卵量和幼虫。每年调查至秋番茄结束(一般在9月上、中旬),翌年4月上旬在大棚中调查越冬情况,以了解棉铃虫在该地区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1.2 各虫态历期的观察 2006年6月10日和6月25日分别从番茄的叶片上采集新产的卵粒,卵孵化后先用番茄的叶片喂养,2龄后再用番茄的果实喂养。每次喂养20头,及时更换新鲜食料。幼虫老熟后在饲养瓶中放入微潮的菜园细土,土厚约15cm,让其人土化蛹。蛹羽化为成虫后。放入用窗纱自制的1m3网罩中,并用蘸有浓度为15%的蜜水棉球给成虫补充营养。在喂养过程中每天记载室内温度和各虫态历期,并计算平均值。
1.3 性诱剂观察2005-2006年每年从5月1日至9月20日,在安庆市城郊龙狮桥乡余桥村蔬菜田间用棉铃虫性诱剂(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诱集成虫,每天记载诱集棉铃虫成虫的数量。每5d累计1次。
2 发生规律
2.1 生活史 棉铃虫在安庆1年发生5代。以蛹在菜地的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5月上旬至6月中旬羽化。各代幼虫为害期,1代5月中旬至6月中旬,2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3代7月中旬至8月上旬,4代8月中旬至9月上旬,5代9月中旬。从第2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以1、2代为番茄田的主害代。
2.2 各虫态历期 2005年6月10日和6月25日在番茄上所采集的卵粒,经室内饲养(2次喂养间差异不显著),由表1可以看出,3代棉铃虫在平均温度28.32℃寸,全生育期为25-29d,平均温度27.53℃时,全生育期为26-32d,表明温度越高,发育进度越快。
2.3 生活习性 2005-2006年棉铃虫性诱剂诱蛾结果如图2所示,棉铃虫在安庆有5个比较明显的蛾峰,分别出现在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中旬和9月上、中旬。
2.3.1 成虫。成虫夜晚或阴天活动。白天成虫多栖息在植株丛间。常躲在寄主植物的叶背及花冠等处。受到惊动时,会做短距离飞行。夜晚成虫最活跃,多集中在开花植物上吸食花蜜作补充营养。成虫夜间活动受风、雨影响较大。在风力大于4级和中等降雨时,一般不活动。雌虫有多次交配习性。成虫交配和产卵多在夜间进行,交配后2-3d开始产卵,产卵多在黄昏及阴雨的早晨进行,卵散产。在番茄上,95%卵产在植株的顶尖至第四复叶层的嫩梢、嫩叶、果萼、茎基上。成虫产卵期约7-13 d。成虫除趋黑光灯外,还对半枯萎的杨树、柳树、洋槐树、意杨树(Popuha euramertcanacv.)等树枝散发的气味表现有趋性。
2.3.2 幼虫。幼虫共分6龄。初孵幼虫先啃食卵壳,在番茄上为害时先在附近的嫩叶尖及小蕾处取食,被害部分残留表皮,形成小凹点。2-3龄时吐丝下垂转株蛀害蕾、花、果等。蕾受害时,苞叶张开,变成黄绿色,2-3d后脱落。一般在3龄开始蛀果,4-5龄转果蛀食频繁,6龄相对减弱。早期幼虫喜食幼果,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近老熟时喜食成熟果及嫩叶。成果则从蒂蛀食,往往只咬食部分果肉又转至其他果实为害,成果虽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雨水时病菌易侵人引起腐烂脱落,造成严重减产。1头幼虫一生约为害3-5个番茄果,严重地块,受害果率可达50%以上。幼虫有假死性和自残性,3龄以上的幼虫尤甚。幼虫老熟钻入土内3-9cm深处筑一土室化蛹,预蛹期约3d,一般雌蛹历期短于雄蛹。因此,每代成虫羽化,前期雌性多于雄性,在发蛾高峰期,雌雄比例相近。
2.4 气候对棉铃虫发生的影响 棉铃虫的发生与湿度、降水有密切关系。阴雨高湿适于卵的孵化和幼虫形成为害,也有利于幼虫入土化蛹和成虫羽化。如雨水过多,田间积水时间长,土壤湿度过大,土壤板结,则会影响蛹的存活率,尤其是土壤处于浸水状态时能造成蛹的大量死亡。化蛹初期如果连续阴雨10d以上,雨量超过200mm,对蛹的发育及成虫羽化均有抑制作用(表2)。此外,暴雨可冲刷掉棉铃虫的卵及初孵幼虫,对其发生也有抑制作用。
3 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田间化蛹期,结合田问管理进行锄地灭蛹或培土闷蛹,可压低虫口密度。95%卵产在番茄的顶尖至第4层复叶之间,可在成虫产卵高峰期间,结合整枝,及时打顶和打叉,可有效减少卵量,同时要注意及时摘除虫果,以压低虫口数量。
3.2 诱杀成虫
3.2.1 树枝把诱杀成虫。有条件的地方在棉铃虫发蛾高峰期,可用杨树、柳树、洋槐树、意杨树等树枝捆扎成把引诱飞蛾。树枝把应高出作物20cm,每公顷用树枝150把,每把5-7支,一般6-8d换1次树枝把,每天清晨在露水未干前用塑料袋套住树枝把,抖出成虫集中杀灭。
3.2.2 性诱剂诱杀成虫。在棉铃虫成虫发生期间,用棉铃虫性诱剂诱杀雄蛾,以降低雌蛾产卵量。一般每个棉铃虫性诱剂可控制667m2,每个诱芯使用的时间为20d左右。注意诱芯与诱盆内水面的距离应保持在2cm左右。因此,应根据诱盆内的水位及时加水,并在水中加适量的洗衣粉,确保性诱剂诱杀成虫的效果。
3.3 防治幼虫 防治棉铃虫必须将幼虫消灭在蛀果前,一旦幼虫蛀入果实,药剂防治的效果将很差。所以,加强棉铃虫的监测,准确掌握成虫产卵高峰期,确定最佳防治适期显得尤其重要。一般在成虫产卵高峰期后3d,即初孵幼虫未蛀入果实前用药防治效果最好。以下药剂任选一种:10%虫螨腈sc(除尽)2000倍液、5%氟虫腈sc(锐劲特)2000倍液、48%毒死蜱EC(乐斯本)1000倍液、2%阿维一发WP(菜发)1000倍液、2.5%联苯菊酯EC(天王星)2500倍液等。为了延缓该虫的抗药性,应注意不同农药交替使用。番茄是边开花边采收,因此必须先采收,后施药,确保上市番茄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