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切花属于高档花卉,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内外多以自动化控制温室种植为主。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经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北京地区现代化控制温室切花红掌生产栽培技术,生产的切花产品在国内市场以质优闻名。由于一次性投资成本大、种植门槛高,限制了普通花农种植切花红掌的需求。市站于2009年对普通日光温室进行了改良,开展了切花红掌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目前已初见成效。
一、改良日光温室,调控栽培环境
改良后的温室跨8.5米,脊高3.8米,高跨比0.56,后坡仰角45°,肩高1.0米。温室墙体为60砖外覆0.1米聚苯板。配备了双层膜、防水保温被、外遮阳、加温、顶微喷、风机-水帘、防寒排水沟。
温室环境条件可控制在切花红掌生长适宜的范围内:温度18—28℃,冬季不低于15℃,夏季不高于32℃;相对湿度60—80%;光照小于2.0万勒克斯。
二、采用架式盆栽,探索栽培模式
采用了架式盆栽的方式,该栽培方式较以往的硬化苗床地栽具有以下优点: 避免毁灭性细菌性病害发生、提高根际环境调控能力、便于田间管理,同时还为重新安排温室种植计划提供了便利。栽培采用小管出流的方式进行营养液供应,辅以叶面喷淋实现水肥调控。
三、切花产量趋稳,经济效益看好
目前,切花红掌田间生长状态良好,截至2010年8月底共采收红掌切花1124枝,花径在8—10厘米的A级花占84%,16%的佛焰苞不能达到A级花标准,主要原因有:种苗在移栽定制期间有一定的伤根现象,同时在前期的营养液调控期间对植株正常生长有一定消极影响。从目前红掌田间长势来看,下一批成花采花量和A级花率都会有所上升。
从目前的试验结果来看改良日光温室单位生产面积的切花产出量与现代化温室切花产出量基本持平。改良型日光温室进行切花红掌生产与现代化温室相比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首先,在建设造价方面,改良日光温室300—400元/米2,现代化温室1000—1500元/米2;其次,在运行成本方面,以2009—2010年冬季计算,在保证温室内环境气温不低于18℃的前提下,改良日光温室比现代化温室加温时间减少近1个月。
应用改良日光温室进行切花红掌生产可降低投入成本、减少运行费用,同时能够保证切花的产量和质量。这对于降低切花红掌种植门槛,让更多的花农通过从事切花红掌种植增收致富、为更好的利用北京设施提供新的种植选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