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 日光温室的温度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日光温室内的日变化状况决定于日照时间、光照强度、拉盖不透明物的早晚等。温室也具有局部温差。一般水平温差小于垂直温差,在一定范围内,温室越宽,水平温差越大,温室越高,垂直温差越小。纵向的水平温差小于横向。冬季温室南部的土壤温度比北部高2℃-3℃,而夜间北部比南部高3℃-4℃,纵向水平温差为1℃-3℃。温室南部产量较北部高。
温室内土壤的高低与季节有关。总之,外界气温高,无冻土层影响时,室内的地温较高,气温与地温的温差小,如果外界的气温在o℃以下,外界的土壤结冻时,室内的低温升高难度增大,气温与地温的温差增大。
一天中5厘米深地温的最低温度出现在上午8-9时,最高温度出现在下午3时左右,15厘米深的最低温度出现在上午9-11时,最高出现在下午6时左右。下午盖帘后到第二天揭帘之前,地温变化缓慢,变化幅度在2.5℃-4℃之间,离地面越深,变化幅度越小。
2、光照春季和秋季太阳的高度角较大,进入温室的光量多,而冬季的太阳高度角小,进入温室的光量小,温室的光照条件差。温室内光照的分布,因季节的不同而不同,而且部位不同局部的光差也很大,在同一水平方向上,由前向后,光照强度逐渐减少,以温室的后墙内侧光强最低。温室垂直方向上的光照,以温室的上层最高,中层次之,下层最差。距离透明覆盖物的距离越远+光照强度越弱。
3、湿度 气温升降是影响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温室内的空气湿度,随天气变化,通风浇水等措施而有变化。一般晴天白天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而夜间可达到90%,阴天白天可达到70%-80%,夜间可达到饱和状态。 晴天的夜间,整个夜间相对湿度高,且变化小,最高值出现在揭开草苫后十几分钟内。日出后,最小值通常出现在14-15时,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较大,可达20%-40%,且与气温的变化规律相反,室内的气温越高,空气的相对湿度越低,气温越低,空气渤相对湿度越高。
由于温室的空气湿度大,温室内的土壤湿度也比同样条件下的露地土壤湿度大,温室内土壤的水分蒸发量与太阳辐射量成直线关系,太阳辐射量高,土壤蒸发量大。
4、气体条件 寒冷季节的日光温室放风量小,放风时间短,造成温室内外的空气交换受阻,气体条件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有害气体上。
白天空气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在340ppm左右,并没有达到蔬菜的光合作用饱和点,温室生产,夜间蔬菜呼吸放出二氧化碳积累在温室中,早晨揭草苫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达到700-1000ppm。揭草苫后,随温度的提高,光照的增强,光合作用加剧,二氧化碳由于不断地被消耗,浓度很快下降,到中午放风之前,可降低到200ppm以下,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比较敏感。
辣椒对氨气尤其敏感,氨气可使植株灼伤,甚至死亡。当氨气的浓度达到5ppm时,蔬菜就会受害。辣椒对亚硝酸气体比较敏感,当空气中的亚硝酸气体5-10ppm时,蔬菜即开始受害。
5、土壤条件日光温室是在完全覆盖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大量施用肥料,只靠人工灌溉,没有雨水淋洗,很容易积累盐分。尤其是在大量施用速效氮肥时,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在高的土壤浓度下,土壤的渗透压增大,蔬菜吸水困难,引起蔬菜缺水,严重时会引起反渗,植株萎蔫。土壤的浓度过高,会造成土壤元素之间相互干扰,使某些元素的吸收受阻。因此,在夏季温室闲置季节,要除去前屋面的薄膜,让雨水淋洗土壤,或用清水冲洗,在再次定植前要深翻土壤,通过多施有机肥的方法,减少化肥的施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