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北部高寒地区是指黑龙江省北部广大高寒山区的第五、第六积温带。第五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1900℃~2100℃,无霜期为90~105d;第六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1700℃~1900℃,无霜期为80~90d。两区气温低日照长,土地资源丰富,适于发展大豆生产,但适宜种植的大豆品种极少。应加强适应高寒地区种植的超早熟、丰产、优质的大豆品种的育种研究。
1 确定合理的育种目标
针对北部高寒地区大豆品种存在的问题,确立超早熟、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育种目标,以期育成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大豆新品种。
高产是世界各国大豆育种的核心目标,高产的组合性状有节荚数多、节粒数多、节粒重和粒茎比值高,其中粒茎比值高是大豆产量增长的主要潜力,高产大豆品种株高大幅度下降,节间明显缩短,而且要有较高的光合效率。
品质育种是主攻方向,依然是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和质量。蛋白质含量应在45%以上,脂肪含量22.5%以上,双高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之和等于或高于65%。
早熟、高产、优质是我们育种目标的核心,抗逆性强是重点。早熟主要通过选育花期发育快、开花集中、花期短、后期营养物质积累和转化速度快等目标性状来完成。
2 亲本选配
2.1 采用不同地理来源的极早熟和中早熟品种做亲本 按育种目标的要求,积极引进种质资源,丰富遗传基础,拓宽高产基因,以当地主栽品种为骨干,与引入的血缘关系较远的种质资源配制杂交组合。
2.2 根据超早熟大豆品种生育特点进行选择亲本生殖生长日数与生育期呈正相关,影响早熟品种生育期适应低温长日照的关键,是花期长短和鼓粒成熟阶段日数。超早熟育种,应选择开花集中、花期限日数少、生育后期营养物质积累和转化迅速及鼓粒快的极早熟种质材料做亲本。
3 杂种后代选择技术
3.1 超早熟育种杂交后代的选择方法 杂交后代于F2和F3世代以早熟、抗病性为主进行混合选择,严格淘汰晚熟、感病组合及单株。F4世代以丰产性为主,从中熟、抗病后代群体中,大量选拔丰产单株,次年进行株系鉴定。在选择过程中,采取早播鉴定苗期耐寒性,晚播鉴定后期耐寒性;早播迟收鉴定炸荚性,定向选择解决早熟性,并用现代品质手段鉴定品质含量。
3.2 目标性状的选择 早熟性状的选择,在低世代进行,选择苗期发育快、开花集中、花期短、生育后期营养物质积累和转化迅速的优良单株。高产稳产性状的选择,应加大节数和粒数的选择。茎秆性状选择高度70cm,茎秆节多、生长缓慢,茎部节间短、粗壮,上部较细,叶片较小的品种,秆强、抗倒伏。根系性状选择根系发达的品种,一般抗旱耐涝、适应性强,生育前期不徒长,基部节短,后期不早衰,落黄好,脱水快,可作为选择根系的依据。
4 技术的可行性 我们根据遗传学原理和生态育种原理,利用杂交后代基因重组、累加、互补、突变等遗传效应,通过生态选择,采用定向选择解决早熟性,高肥试验鉴定丰产性,品质跟踪分析和多点多年相结合等方法,成功地选育出超早熟、高油、高产、适应性广的品种北疆1号,该品种的育成体现了很多育种技术难点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