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渔业水域环境调控

   日期:2015-09-29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18    
    一、养殖环境 

    为确保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产地环境的总体要求:水源充足、有进排水系统、电路通畅;养殖区周边345公里内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源;水质、底质应符合相关标准,环境条件满足养殖对象生产要求。 

    二、渔业水域 

    (一)水质 

    一般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淡水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1~2001的规定,海水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2~2001的规定。 

    (二)底质 

    应符合GB18406.7的规定。无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无异色、异臭,结构自然。 

    三、环境友好 

    (一)物理方法 

    主要用于养殖用水和废水处理。 

    1.栅栏。通常用在养殖区域水源进水口,目的是为了防止水中较大个体的鱼、虾类、漂浮物、悬浮物以及敌害生物带入养殖区域水体。栅栏用竹箔、网片组成。 

    2.筛网。在水源进水出口的栅栏一侧安置筛网,作为幼体孵化用水,以防小型浮游动物进入孵化容器中残害幼体。工业化养鱼废水处理,也用筛网清除粪便、残饵、悬浮物等有机物。 

    3.沉淀。在养殖上一般采用沉淀池沉淀,沉淀时间根据用水对象确定,通常需要沉淀48小时以上。 

    4.过滤。过滤是使水通过具有空隙的粒状滤层,使微量残留的悬浮物被截留,从而使水质符合养殖标准。 

    (二)化学方法 

    1.重金属去除法。采用钠盐去除水中重金属,其原理主要是钠盐与水中其它金属离子结合,即会形成新的稳定的螯合物,大大降低水体中金属离子浓度和对幼体的毒害作用。 

    2.氧化还原法。在养殖中最常用的是空气氧化法,可有效消除因缺氧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通过采用水质改良机械,翻动池塘淤泥或干池曝晒,能够使淤泥中产生的大量硫化氢、氨等有毒物质氧化为无毒的硝酸盐。 

    采用地下水或深井水作为养殖用水,可用增氧机曝气、增氧,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向水中增氧以供养殖用水需要,同时还可除去水中铁的固态物。 

    3.混凝法。主要通过加投明矾或硫酸铝或三氯化铝或三氯化铁或硫酸亚铁或聚丙烯酰胺等混凝剂去除在自然沉淀中不能去除的悬浮物质胶体颗粒,可大大提高悬浮物的去除率。 

    混凝剂的使用应由温度、pH、土壤性质确定。明矾和硫酸铝适宜温度范围20~40℃,pH在4~7时去除有机物效率高,pH5~7.8时清除悬浮物较好。三氯化铝不受温度限制,pH适宜范围5~9,可去除浊度、色度、重金属和细菌。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可用于pH较高、水温较低的海水。聚丙烯酰胺可用于含泥量较多、pH7以上的养殖用水中。 

    4.消毒法。主要是杀灭对养殖对象和人体有害的微生物,降低有机物的数量,脱氮、脱色、脱臭。水体消毒剂有生石灰、漂白粉、漂粉精、二氯异氰脲酸、三氯异氰脲酸和二氧化氯等。 

    5.脱氮法。脱氮的目的就是将水中的氮降到最低点。工厂化育苗和养殖大多通过脱氮来达到改善和控制水质的目的。 

    通常地面水经沉淀、混凝过滤处理后或一些清洁的地面水,加氯量为1~1.5毫克/升;对未经过滤的地面水,加氯量为1.5~2.5毫克/升。 

    (三)生物修复方法 

    1.微生物净化剂。利用某些微生物将水体或底质沉淀物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分解吸收,转化为有益或无害物质,而达到水质和底质环境改良、净化目的。常见有: 

    (1)EM菌 含有嗜酸乳酸杆菌、放线菌、酵母菌、光合细菌及多种复合氨基酸等活性物质,为水质、底质改良剂。可促进有益藻类快速繁殖,使水色保持活而清爽;迅速分解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平衡酸碱度;改善池底,使淤泥、水产动物粪便呈沙散状,消除养殖水体臭味;有效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繁殖,减少水产动物疾病发生。每亩(1米水深)用量0.5~1千克,全池泼洒,每月1~2次。 

    (2)活水宝 为水质、底质改良剂。能快速降低水体和底泥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降解藻类及微生物毒素,消除池底污物。用于鱼、虾、蟹、鳖、贝、蚌养殖池。定期改良:1~2千克/亩(1米水深),每10~15大1次;底质改良:2~2.5千克/亩(1米水深),3天后500克/亩(1米水深)。 

    (3)好水素 为复合微生物制剂。清除水体中的有机污物、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改善池底底质及水质,减少养殖生物疾病发生机会。用于海淡水养殖水体,尤其淤泥较多的老池。首次用量:500克/亩(1米水深),以后每隔15天施用250克/亩(1米水深)。 

    (4)光合细菌 为水质改良净化剂。能降解水中有机物和总氨氮;能抑制有害细菌生长,防止疾病发生;可作为幼体的优质饵料。细菌效价3×10E9个/毫升活菌,育苗池:首次用量10毫克/升,5天后5毫克/升,以后每隔5天2毫克/升。鱼池首次用量15毫克/升,以后每隔15天2毫克/升。

    (5)驱氨净水宝 为水质净化剂。能迅速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有机碎屑、无机污物和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净化水质。每亩用量250克(1米水深),稀释1000倍全池泼洒,隔天后再泼洒一次。 

    (6)肥水素 为肥水水质改良剂。富含浮游植物及水中微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能快速促进养殖水体藻类和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成鱼瘦水池,每亩500克(1米水深):虾蟹:每亩500~1000克(1米水深);育珠池:每亩500~1000克(1米水深),每15天1次;育苗池:每亩1000克(1米水深),7~10天1次。 

    2.浮球式生物滤法。采用集物理过滤和生物处理为一体的浮球式生物滤器,进行分级过滤。一级粗滤在循环沉淀池进行,通过集污沟、排污阀及时排除池中残留饵料及粪便。二级过滤则利用双层浮球式生物滤器下层直径4毫米塑料浮球,过滤粒径小于30tma的污物及胶质组成的挥发性悬浮物,可有效降低BOD和氨氮含量。养殖循环水体在使用15天保持水体清澈透明,还可充分发挥双层生物载体在生物除氨氮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使养殖水体处于良性循环。适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四)实施健康养殖工程 

    根据养殖对象生长、繁殖的规律及其生理特点和生态习性,选择科学的养殖模式,通过对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增强养殖群体的体质,控制病原体的发生或繁衍,使养殖刘.象在安全、高效、人工控制的理想生态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从而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1.建立健康养殖模式 

    (1)人工生态养殖 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水生饲养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条件较好的水域,进行种草养蟹、种草养虾。 

    (2)鱼畜禽草良性循环养殖 将畜禽、鱼养殖与饲草种植有机地结合,用商品饲料饲养畜禽,池埂池坡种植饲草,畜禽类肥经发酵后用来培育饲草,饲草用来养,鱼,冬季清塘的塘泥肥又用作饲草的肥料。这种模式最大特点就是不需使用化肥,不用鱼药,生产的水产品无公害,对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3)多品种食物链立体养殖 利用不同食性水生饲养动物间的食物链的作用和生活的不同水层,开展多品种鱼类混养、虾蟹混养、虾蟹鱼混养、鱼鳖混养、鱼蚌混养、虾贝混养、虾贝鱼混养、鱼藻混养、鱼贝藻等多品种立体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具有水体有机物积累少、水质净化程度高的特点。 

    (4)开放式微流水养殖 利用山区或水库良好的水质条件和自然水域落差进行露天池和室内池流水养鱼,以饲养优质名贵鱼类为主,密度合理,饲料优良,使养殖鱼不发病,不需投入化肥、渔药,生产产品无害化。 

    (5)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通过应用多种先进设施和技术,过滤、吸收、处理和循环使用养殖用水,确保水质良好、无污染。以养殖经济价值高的名特鱼类为主,生产过程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产品质量达到安全要求。 

    (6)水生动物与水生作物共生互利养殖 利用稻鱼空间将水生饲养动物与水生作物有机结合,实行水产品养殖和水稻栽培共生,既为鱼虾蟹鳖提供栖息生长环境和丰富的天然饵料,又为稻田作物起到疏土、锄草、治虫、施肥的作用,互利共生作用明显,水域生态环境良好,生产的水产品和稻米质量安全。 

    (7)生物防病无公害养殖 在常规鱼养殖基础上,按照食物链和优胜劣汰原理,适量搭养一部分鳜鱼、乌鳢、黄颡鱼等凶猛肉食性鱼类或其他水生饲养动物,通过摄取养殖水域中体质较差或生病的养殖鱼或饵料鱼,既可防止鱼病发生与蔓延,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8)微生物制剂调水防病养殖 利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等微生态活菌制剂,通过分解养殖水体中残饵等有机质,改善水体、底质,清洁养殖环境,增强养殖品种免疫能力,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产品质量。 

    2.科学选用投入品。根据不同养殖水体和养殖模式,实行科学、有效投饵,积极使用“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水产专用渔药、生物源渔药和渔用生物制品。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