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粮食收割、收购、入库之时,粮食的产量、稻米的品质、农民的收入等,成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种植户最关注的热点。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国特色作物栽培学发展研讨会、“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成立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在我国一些粮食主产区,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高产低质情况非常严重,粮食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已制约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营模式分散 种植业经济效益偏低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认为,针对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压力,必须要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加大作物栽培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大力开展作物栽培工程技术创新,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生态环保绿色化,促进中国特色作物栽培科学繁荣发展,切实保障新时期我国农产品的量质安全与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农业上,我们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有着根本的不同。英美等国家人口少,土地面积多,都是用最好的田地来种植农作物,差的田则用来发展林业。他们采取机械化作业,一年一熟的种植方式,基本不需要灌溉和大面积施肥,生产成本较低。”今年85岁的作物栽培学家凌启鸿教授说,中国人口多,土地面积少,不少耕地是一年二熟,甚至三熟,用肥量大,整体退化严重。
有专家认为,在过去20多年里,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量消耗地下水、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侵占湿地和湖泊,致使农业生产系统整体功能下降。而这些长期积累产生的问题,也制约着粮食生产后劲的提升。
“长期以来,小农场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以及田间管理缺乏标准等问题,使优质品种水稻难以规模化发展,种出来的稻谷品质不一,致使我国农业种植业经济效益偏低。”农机专家、扬州大学张瑞宏教授说。
立足本国实际 不能盲目学习国外经验
“要提高我国粮食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不能再仅凭传统的生产经验和方式,而应该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反思和调整,发展资源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保持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张洪程认为,要从过去单纯追求粮食产出率,转变为强调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绿色发展水平的协同提高。
凌启鸿表示,向发达国家学习,也不能不切实际地盲目学,强行推。我国粮食耕地碎片化严重,完全采取发达国家机械化作业,并不符合国情。应该用已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生长发育及其调控等科学理论与方法,加上新的研究成果和生产标准,指导和规范粮食生产。
“通过良种选育,我国的粮食产量和稻米品质都有了明显提升和改善。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水稻平均亩产量不到300公斤;现在,平均亩产量在400公斤左右。尤其在江苏省稻麦两熟地区,已创出亩产超1000公斤的国际最高水平。这就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学理论和技术研究所带来的变化成果。”凌启鸿说。
推行精准化生产 让农业优质高效
“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是‘轻简化、机械化、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这些内容都很重要,但最核心的是精准化要求。”凌启鸿教授说。
张洪程告诉记者,我国从2002年,就在国际上提出“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理论体系”,创立了作物叶龄促控模式理论,还先后建立并推广了作物群体质量定量化调控技术以及作物设施化与工厂化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技术,这些精准化的作物栽培理论和生产技术,在大面积粮食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是,专家们反映,作物栽培工程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模式,在推广与应用上仍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粮食生产的精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也还偏低。专家建议,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重点支持,以深入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