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鸡毛菜几钿?哎,一下雨菜就贵了。”这是昨天记者在地处黄浦区瞿溪路的万有全半淞园菜场里看到的一幕。连续几场大暴雨,会不会影响上海市民吃菜?记者获悉,上海已经形成了“客菜为主、郊菜为辅”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因此灾害性天气虽然影响市郊蔬菜生产,但客菜供应充裕价格稳定。不过,后续如果有持续暴雨或者高温天气,郊菜价格就会出现较大波动,有关部门正在密切监控,确保市民吃得上绿叶菜。
市场客菜为主,供应不成问题
大暴雨会否把地里的菜都打烂了?上海江桥批发市场顾振斌总经理告诉记者,这是句外行话。如今上海市场上60%的蔬菜来自江桥,其中外省市来的客菜占98%,上海地产郊菜占2%。而在客菜中,除了青海、西藏、贵州三个省份的蔬菜,其他地区每天都有不同种类的蔬菜直送江桥。
记者在交易区现场看到,昨天在市场里唱主角的是来自甘肃兰州的“高山蔬菜”,还有来自北京、山东、河北的北方青菜,在郊菜淡季,它们为保供应立下“汗马功劳”。顾振斌说,暴雨天气还刚刚开始,郊菜供应还跟得上,市场内郊菜价格也没有大的上调,但是,“如果暴雨天气持续一周以上,郊菜价格会有所上升,我们正在密切监控当中。”
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情况也差不多。副总经理兼蔬菜部经理席仁龙介绍,近三日,郊菜的日供应量为120吨左右,比以往150吨/日的平均数略有减少。
进价贵难久放,郊菜价格微涨
批发市场负责人都表示,本地绿叶菜的批发价比较稳定,但记者昨天在菜场却看到,本地绿叶菜的价格上浮了20%—30%,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万有全半淞园菜场,摊主张姐告诉记者:“鸡毛菜前几天4元一斤,今天卖到5元,蓬蒿菜涨价最多,今天卖到7元一斤,比不下雨时要贵2元。
”
“一到下雨,菜比肉贵。”一位顾客抱怨。
“我们也盼望天天是晴天,下雨天菜进价贵,最关键的是在田里淋过雨,不能久放。”张姐指着半箩筐烂掉的蓬蒿菜对记者说。
张姐说,万有全这几年来,每年都要对摊主按照每个摊位500元—1000元的价格进行摊位费补贴,目的就是鼓励他们在灾害性天气坚持绿叶菜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