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公斤洋芋整齐堆放在一起,静静等待暖春的花开。“比以前我们种的传统土豆来说,这些宝贝太值钱了。我明年要种200亩“陇薯10号”一级种子!”邴永安看到徐学军时,高兴地“汇报”起了自己的新打算。据悉,以徐学军为队长的孟家山驻村工作队今年以来凭借自己工作优势,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兰州市农研中心开展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推广工作,为该村147户农民无偿提供价值4万元的8万粒“陇薯10号”原原种、4000公斤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原种、价值3万元的2.5吨专业肥料、1万元的马铃薯液体专用肥和4.5吨地膜。“其中全村种植了800亩“陇薯10号”,仅此一项增加农民收入104万元。”徐学军介绍,通过试种推广,“陇薯10号”马铃薯非常适合榆中北部干旱山区种植,它将使整个榆中北山的土豆产业发生新的变化。
榆中县清水驿乡孟家山村地处榆中县北部山区,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是典型的贫困山区。长期以来,虽然农户种植面积较大,但产量较低、收入较少,导致该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如何实现脱贫,成为驻村工作队头等大事。去年,长期在农业部门工作的徐学军来到孟家山村任驻村工作队长,通过调查摸底了解到,孟家山村农业基础设施差、农民经济意识弱,缺少致富的经验、技术、信息、门路、资金,特别是全村没有一个致富带头人。结合该村实际,工作队、帮扶单位与清水驿乡党委共同提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经济林果业为补充”的发展思路。“他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特长,联系我们孟家山村干旱少雨、海拔高的实际,提出了在孟家山村种植马铃薯和全膜双垄玉米的规划。”村支部书记任世明对记者说,徐队长是2015年9月到村的,上任伊始,正逢孟家山村村级班子出现问题,村级工作处于瘫痪状态。通过走访、调研、申请上报,积极协调配齐了村两委班子、对村委会阵地进行了修建和完善。完成这些基础工作后,徐学军便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兰州市农研中心开展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推广工作。
“工作队制定了从优良籽种筛选推广、栽培技术培训、物资帮扶、田间指导等全程帮扶计划。”徐学军告诉记者,从今年3月份开始到现在,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村组全体干部会、全体党员会和群众代表会,基本掌握所驻村的基本情况。通过进百家门、问百家情、交百家友,与群众席地而坐,在闲聊间了解群众的所急、所想、所盼。一年下来,协调帮扶单位筹措资金35万元,帮扶地膜4.5吨,马铃薯配方肥12.5吨,马铃薯专用液体肥料600瓶,脱毒马铃薯原原种8万粒,脱毒马铃薯新品种原种4000公斤,玉米新品种600公斤,蔬菜籽种136袋,西瓜籽种15公斤,树苗2800棵,喷雾器150台,农药900袋,大蒜籽种1400公斤,胡麻籽种250公斤。
“设立马铃薯试验示范基地是今年全村最大的亮点。”作为榆中邴永安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社长,邴永安详细介绍了他的“发家”经历:在徐学军的带领下,工作队从国内外引进马铃薯、玉米新品种,开展适应性筛选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丰产、抗旱、抗病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记者了解到,孟家山村引进推广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
“陇薯10号”,在今年极度干旱年份,亩产达到1.9吨,达到常规品种“新大坪”的3.9倍。农户很高兴地说新品种就是好。为了在全村推广这一新品种,工作队结合农时,对全村马铃薯种植户开展了脱毒马铃薯栽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2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培训人数1000人次。提高了农户的科技素质和病虫害防治意识。
在采访中了解到,孟家山村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由去年的600亩发展到今年的1200亩。加之年初就联系好了马铃薯销售企业,解决了村民销售问题,村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孟家山村脱毒马铃薯“陇薯10号”种植面积达到800亩,占全村马铃薯种植的66%,占全村耕地的41%。在其他作物受旱减产的情况下,脱毒马铃薯“陇薯10号”不减反增,仅此一项增加农民收入104万元。目前,以科学技术为指导,以脱毒马铃薯种植为产业核心的孟家山村富民产业已初具规模。徐学军坦言,明年将继续扩大“陇薯10号”的种植面积,使这一农民心中的“宝贝疙瘩”在榆中北山区域推广,以期逐步实现传统马铃薯产业的“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