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腊月至次年清明前的汛期里,一昼夜有两次潮起潮落,鳗苗随潮而来,灰鳖洋海域成了捕捞鳗苗的主战场,吸引大批的渔民“淘金”。听老辈渔民讲,最盛的时候,仅金塘沥港就有百余人从事这一行当。
2009年,随着金塘大桥建成通车,一些渔民便开始陆续上岸,干起别的营生。如今,整个金塘从事鳗苗捕捞的渔民已不足20人。
捕鳗苗要能吃苦会看潮水
3月13日清晨,天还没有透亮,61岁的沥港渔民陈耿裕就来到了自己的船上。清洗甲板、整理网具,陈耿裕为出海做着准备。
陈耿裕所捕的是舟山人俗称的“糍鳗”(谐音)苗。他所用的是那种五六米长、15马力的木质小渔船。捕鳗苗通常是两人一伙,有的是夫妻结伴,有的是兄弟搭伙,一人撑船,一人起网,只有两人配合默契,在风大浪高的海上收起网来才能又稳又快又安全。
因为记者的到来,陈耿裕当天没叫上老伴,他怕小船承载不了。5时57分,小船载着我们驶向灰鳖洋海域。陈耿裕捕鳗苗已有十多年,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是同行公认的“能手”。
“一昼夜有两次潮起潮落,鳗鱼苗会随着潮水而来。”陈耿裕说,捕鳗苗不仅要能吃苦,还得会看潮水,无论海上天气多么冷,或者是多早多晚,一定要跟着潮水安排作息时间。有时一次出海要十来个小时,饿了就在船上啃几口自带的干粮,这是常有的事。
50顶网只捕获22条鳗苗
45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捕鳗苗的海域,这里距金塘大桥主通航孔大概3公里。因为正处于潮汐带,一个小小的浪头都会让小船上下颠簸。
这批网具是陈耿裕今年春节前布下的。记者看到,几十顶网具随着海浪的起伏在洋面上若隐若现。“捕比头发丝稍粗点的鳗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在海里选准布网点再打上桩。 ”听陈耿裕介绍,因为鳗苗实在太细,所以网眼就得选用最小号的。整顶网具呈喇叭状,开口朝潮汐方位。网要用绳子拉住,再用钩子嵌入1米深的海底。涨潮时,鳗苗会随着潮水进入网内,最后陷入盒子内,便再也游不出来。
捞起第一网,陈耿裕有点失望。除了一点垃圾外,什么都没有。直至第9网,陈耿裕终于有了笑脸。“来看,来看,侬来看!这就是鳗苗。”他将捕获的鳗苗展示给记者看,只见乳白色的鳗苗在网里挣扎,头上两点黑黑的是它的眼睛,背上还有点点黄色的骨架。这差不多头发丝大小的鳗苗用肉眼来看,还是比较费力的。
这天,50顶网全部收完,共捕获鳗苗22条。按陈耿裕的说法,当天的捕获量偏少。“今年是小年,能有收获就不错了! ”陈耿裕说。
不光得靠“天”吃饭
临近中午,我们返港。陈耿裕说,这些鳗苗他会暂养一个星期,之后会有收购商上门收货。“今年产量低,收购商收货也不像以前那么勤快了。 ”陈耿裕说,去年鳗苗旺发,他一网就能收获20多条。船还没回到码头,收购商就早早等在那里了。
陈耿裕说,“糍鳗”在鳗鱼中肉嫩口感好,因此价格也高。他听收购商讲起,鳗苗养殖3个月后就能长到1斤左右,成品鳗鱼的市场价每公斤在130元左右。
去年是大年,虽然量大,但收购价很低,每条只有4元,赚头不大。可令陈耿裕困惑的是,今年产量少了,收购价却没有明显看涨,始终徘徊在每条15元以下。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次出海柴油钱要100元左右,还有网具折损和其他成本,像今天的话算下来几乎没什么利润。“碰到‘背壳箩’(空手而回)时就只能硬生生赔本。”
前年是陈耿裕的丰收年,鳗苗价格每条“蹿”到了40元。那年产量多、价格高,他一季就收获了10万元。
据陈耿裕分析,外销旺不旺是左右鳗苗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前年他们捕捞上来的鳗苗,基本上都被水产商收购销往日本和韩国。其他一部分则集中到江苏、福建、广东进行养殖。从去年开始,日韩这块的外销停滞了,因此鳗苗价格也始终没能上来。